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古论三合

乌古论三合

金大臣。曷懒路爱也窟河人,后徙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女真族。乌古论氏。以勇略被完颜宗辅选充扎也(侍从)。后从完颜宗弼(兀术)征战,补曲院都监。皇统元年(1141),领汉军千户、历迁同知郑州防御使事、太子少詹事。大定六年(1166),改名州防御使。历任永定军节度使,临潢、凤翔尹,陕西路统军使、东平尹。节制州郡,为政俭约,所统境内安宁,名为签书枢密院事。

猜你喜欢

  • 曷苏馆

    ①辽朝对熟女真的异称。一称曷苏馆路女直、合素衮部女直、合素女直、苏馆。曷苏馆,一作曷速馆、合苏款、合苏馆,清改作哈斯罕、合思罕,女真语(满语)“藩离”(屏障、拱卫、门墙)的意思。来源于黑水靺鞨。阿保机

  • 石牛道

    古道名。指由今陕西眉县经斜谷、汉中、勉县、阳平关,入四川青川县白水镇、广元老昭化、剑门至成都路线。据传,秦惠文王欲伐蜀,苦于无道路可通,乃命人凿五头石牛,置金于牛尾下,声称牛能便金。配备养卒百人。贪财

  • 海望

    ?—175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乌雅氏。初任护军校、内务府主事、郎中。雍正八年(1730),擢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九年(1731),授内大臣。同直隶总督李卫巡视浙江海塘工程,疏言改筑之法

  • 乌墩

    满语音译,意为“途上中食之处”,也译为“尖营”。清代两行宫(行营)之间所设的“打尖”之处。此行营至彼行营常70—80里,必半日方到,故其间例设一尖营,供止饥休息,满语谓之“乌墩”。乾隆(1736—17

  • 圣友寺

    著名伊斯兰教古寺之一。亦称清净寺,俗称麒麟寺。寺址在泉州通淮门大街。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元、明、清三代均重修。占地十余亩。寺内有层楼、高塔,大殿用白花岗石砌成,殿之圆顶上端以及四周壁上

  • 撒里畏吾

    古族名。始见于元初文献。亦称撒里畏兀、馺里畏吾、萨里辉和尔;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儿、西喇古儿黄番等。“畏吾”、“辉和尔”、“畏兀儿”、“伟古儿”即“回纥”、“回鹘”之对音。“撒里”一说为地名“

  • 东纯

    ?—1860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字紫来。道光十六年(1836),任协领。二十四年(1844),迁福州副都统。咸丰四年(1854),任西宁办事大臣。六年,升福州将军,九年(1859),调成都将军。著

  • 阿旺脑吾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隆吾扎巴。初入夏琼寺修习佛法。17岁赴西藏,于色拉寺结扎仓学习。25岁获林赛学位。28岁,于拉萨祈愿法会获拉然巴学位。能背诵五部大论,入下密院学习并立宗。返回故乡后,于

  • 金章宗

    见“完颜璟”(1148页)。

  • 卑禾羌海

    青海湖别称。魏晋时卑禾(番和)羌从河西走廊进入青海湖周围放牧,故改汉鲜水(仙海)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