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孜别克纳姆纳学校

乌孜别克纳姆纳学校

解放前伊犁乌孜别克族学校名。初创于18世纪70年代末,原为乌孜别克清真寺宗教学校,初仅能招收学生40—50名。20世纪初,规模扩大,教学内容逐步向现代化过渡。30年代时发展成为正规制小学,改名为“鲁西特亚”,意为“寻求出路者”。置有乌孜别克语、数学、历史、文学、体育等课程。不久,在乌孜别克族群众赞助下,进一步扩建教室,将平房改成两层楼房,置10个班级。有乌孜别克、维吾尔、塔塔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族学生300余人,还为部分孤儿提供免费上学,并增设自然、诗歌创作、手工、书法、绘画等课程。校内设有图书馆和阅览室。因教育质量高,管理完善,更名为“纳姆纳”,意为“榜样”。40年代学校发展至15个班级,学生达到450人。许多著名乌孜别克族学者大都出自该校,是一所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学校。

猜你喜欢

  • 蒙古灸疗

    蒙医采用的物理疗法。从热※罨疗改进发展而来。通常用黄油拌小茴香涂于毡上裹敷。18世纪时青海蒙古族医师※益西班觉所著《甘露之泉》对行灸使用的药物器具、取穴、灸的程度、注意事项等,有较详细的记载。19世纪

  • 李献诚

    黑水靺鞨最大部落首领、黑水州都督府首任都督。原姓名佚(一说即倪属利稽)。靺鞨黑水部经过发展和兼并近旁小部,至唐代,下又分16部,并改称黑水靺鞨。唐开元十年(722),勃利部首领倪属利稽朝唐,唐以其所统

  • 撒改

    ①(?—1121)金国相。女真完颜部人。景祖※乌古乃孙,世祖※劾里钵兄劾者之长子。为人敦厚多智,善于用人。辽大安十年(1094),穆宗盈歌袭女真部落联盟长后,受命为国相。助盈歌铲除强梗不服者,受命取马

  • 伊哷齐

    见“越里吉”(2190页)。

  • 查剌温

    见“塔思”(2156页)。

  • 吴桐

    1899—1962近代武术家。字子琴。内蒙古托克托县人。回族。幼随三祖父吴耀学习弹腿、太祖拳、查拳、长拳、靠身捶及八卦拳、杨家枪等,又就读于绥远省立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体育专科学校,并从师吴式太极拳创

  • 景东土知府

    傣族土司名。唐为南诏银生节度地,治所称银生城,即今云南景东县城。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开南州,隶威楚路,至顺二年(1331),置景东军民府,辖开南州(景东县)、威远州(景谷县)、干远州(镇沅县)

  • 阿武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孟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元阳、金平、弥勒、罗平、西畴、镇源、祥云等县。译见“彝族”(2594页)。

  • 讷比支部

    即“讷北室韦”(920页)。

  • 石盏十六

    即“石盏女鲁欢”(4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