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常府

五常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在欢喜岭(即今黑龙江五常县)。辖域东西212里(又书312里),南北235里(又书240里)。东界长寿县,西连榆树直隶厅,南接舒兰县,北邻双城府。古为肃慎氏地。汉、晋为挹娄。北魏为勿吉,隋属靺鞨安车骨南境。唐属渤海国境。辽为涞流河女真部。金属上京会宁府术虎、裴满、加古诸部族。元隶开元路。明属海西女真地。清初隶伯都讷边境。咸丰间(1851—1861),始移民开垦。同治八年(1869),置五常堡协领,属吉林将军。光绪六年(1880),预建土城。八年设抚民同知,并设分防府经历(治山河屯),分防巡检(治蓝彩桥),设五常厅。宣统元年升府,隶西北路道。1912年,降为县。治内有汉、满、蒙、卦勒察,朝鲜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苏恩

    鄂伦春族冬装皮袍、皮袄的统称。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以5—7张秋冬季长毛狍皮制成,极保暖御寒,可穿3年。也以鹿、犴毛皮制之,可穿4年。毛磨掉后可作春秋夹衣穿,又可穿3年。缝做一件,需3

  • 循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甘肃成县南,西汉水北岸。东汉废。

  • 敕燃马牌

    西夏符牌名。铜质,底盖合套式。圆形,径17.7厘米,底宽6.7厘米。有穿,穿纽刻错银西夏文“敕”字。盖上刻花纹图案,底内壁镌勾线西夏文“敕燃马牌”4字。造型别致,工艺精美。为西夏宫廷传递诏令、下达军情

  •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

    书名。郭基南等汉译。21万字。198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是书收录满文土尔扈特档和月折档145件。始自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止于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内容主要包括土尔扈特东返,清朝政府对土尔扈特部

  • 郁羽陵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见该书“显祖纪”和“勿吉传”,而他载稍异,该书“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皆记为“羽陵”,《文献通考》作“羽林”。据契丹古老传说,一神人乘白马,与一

  • 万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据《新唐书·南蛮传》载:“万爽主财用”,即执掌财政经济、物资货品等事,类似近代财政部。主官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

  • 兀者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卫。永乐元年(1403)十二月,以忽剌温等处女真首领西阳哈、锁失哈等来朝贡马,明廷置兀者卫,以西阳哈为指挥使,锁失哈为指挥同知。其地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一带,东抵屯

  • 胡瑰

    辽代著名画家。契丹族。一说为慎州乌素固部人,居范阳(今河北涿县),一说为范阳人。大约生活于唐末、五代时期。世称其作品“能曲尽塞外不毛之景趣”,是“当时之神巧,绝代之精技”(《五代名画补遗》)。善写北方

  • 左人城

    春秋末白狄鲜虞人的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唐县西北40里。白狄鲜虞人自陕北、晋西迁入华北地区以后,在今唐县西北建左人、中人城。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被赵将新稚穆子残破。一说北魏孝昌二年(526)鲜于修礼

  • 马少宣

    1867—1939清末民初工艺美术家。名光甲,字少宣,以字行。北京牛街人。回族。擅长内画,与知名内画家周乐元、叶仲三、丁二仲等齐名。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精。人物画与书法最具特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