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兀列河、兀列、兀力三卫同称作额埒河卫或额埒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兀列河、兀列、兀力三卫同称作额埒河卫或额埒卫。
见“宇文邕” (898页)。
见“耶嘉克珠”(1324页)。
1257—1305元代乌思藏高僧。成宗帝师。出身于萨迦之东院。帝师※亦摄思连真之弟。曾被元世祖封为萨迦细脱方丈之住持。大德八年(1304),封为帝师,领宣政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九年卒。他
见“南苏城”(1590页)。
节日名。为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三大节日之一。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是日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因穆罕默德逝世也在此日,中国穆斯林又称此日为“圣忌”日。届时,一般都在清真寺内举行聚礼,“
明代羌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今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草坡乡一带。正统七年(1442),攻汶川,夺取寒水土巡检印信。隆庆二年(1568),又杀寒水土巡检高茂林,掳男女百余人,曾一度自封宣慰司。万历(1573—
见“爱毕勒达”(1899页)。
契丹部落。又作析纥便部、祈纥便部。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阿大何(又作何大何)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
哈尼族传说中的祖先。哈尼族每个成年男子都能通过背诵从孙米窝开始传下的父子连名的家谱,找到自己的家族和家族分支建立的时间,从而判断同族人之间的血缘远近和亲疏关系。
宋至清对部分黎族歧视的称谓。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岭南道·儋州风俗》:“俗呼山岭为黎,人居其间,号曰生黎”。《广东通志》云:“(琼州)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言难辩其言,不知礼法,……号曰生黎。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