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等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简称。北魏初期在京都平城北,阴山一带建立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军事重镇,屯兵驻守,居有鲜卑、汉、匈奴、敕勒、吐谷浑、杂胡、江淮之蛮等。正光四年(523)冬,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建政权,号真王元年。六镇“华夷之民”纷起响应,屡败魏军,揭开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序幕。次年,高平镇民赫连恩等推敕勒酋长末※胡琛为高平王,以应拔陵。秦州羌族※莫折太提也率众起义,自称秦王。孝昌元年(525),北魏邀柔然阿那奓自武川西攻沃野,大败义军,并驱20万降众就食于冀、定、瀛三州。同年八月,柔玄镇鲜卑化匈奴人※杜洛周(一说为敕勒人)又率六镇降户举义于上谷(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其间,稽胡※刘蠡升也在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举兵反魏。次年正月,五原降户※鲜于修礼(鲜卑化丁零人)率北镇流民起义于定州左城(今河北安平县一带,一说即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众至10余万。八月,鲜于修礼被部将所杀,葛荣(一说鲜卑人)继领其众,自称天子,国号齐,建元广安。武泰二年(528)二月,葛荣击杀杜洛周,并其众,占有幽、冀、定、燕、瀛、相等州,有众数十万。八月,葛荣率众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为尔朱荣所破被擒,余众悉降。随着这支起义军的失败,其他各地的反魏斗争也陆续被镇压。起义历时五年,席卷北方,给北魏以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九王

    见“多尔衮”(849页)。

  • 蓝飞鹤

    1901—1930革命烈士。畲族。福建惠安县人。1919年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后入泉州省立十一中,因参加学生运动,先后被开除。后又入明新师范,仍因组织学生反对不合理教育制度,被同学称为学潮健将。1

  • 巴延珠

    清雍正年间蒙古族女画家。字佛园。蒙古正蓝旗人。是宫廷画家※莽鹄立之女。深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绘画,及长,随父学画,颇见成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子。完颜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评论其绘画“佛园亲受指法,亦工

  • 哈剌和林

    蒙古国都城。又译喀拉和林,简称和林。城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一说得名于鄂尔浑河发源之哈剌和林山。另说“哈剌”意为“黑”,“和林”即“库伦”,意为“营帐”,即“黑帐”。太祖十五年(1220)始建都于

  • 西藏王统记

    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原书全名:《(吐蕃)王朝世系明鉴正法源流史》,别译称:《西藏王朝世系明鉴》、《王统世系明鉴》等。元代乌思藏高僧索南坚赞撰。全书共分18品,第一、二品述佛家宇宙观及释迦世系;第三品述中

  • 必摄

    见“耶律必摄”(1308页)。

  • 察罕章宣慰司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至元八年(1271)置,十三年改丽江路总管府,二十二年(1285)罢总管府,立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此后仍用旧名,称察罕章宣抚司。察罕章为元代云南地区名,亦为族名。地区名,约指今云

  • 忽儿札胡思

    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又译忽儿察忽思、忽儿札忽思。享“杯禄汗”(又译不亦鲁黑罕)尊号。※马儿忽思长子,克烈部著名首领※王罕之父。据《史集》载,驻牧于斡儿塔·巴刺合孙。其父被塔塔儿部长纳兀儿·不亦鲁黑

  • 奥喜县

    即“粤喜县”(2255页)。

  • 金宝城

    唐代南诏城名。南诏第五世王阁罗凤于唐天宝十四年(755)所筑。属丽水节度使。旧址在今缅甸克钦邦密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