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欲
辽末渤海人起义首领。居饶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巴林桥西北)。辽天庆五年(1115)二月,乘女真崛起,辽朝日衰之机,联络头下城步骑3万余人,于饶州起兵反辽,称大王。四月,败辽将萧谢佛留军。五月,再破辽南面都部署、都统萧陶苏斡兵。萧陶苏斡旋改用两面手法,于六月以计招服之。起义前后只经五月,失败。
辽末渤海人起义首领。居饶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巴林桥西北)。辽天庆五年(1115)二月,乘女真崛起,辽朝日衰之机,联络头下城步骑3万余人,于饶州起兵反辽,称大王。四月,败辽将萧谢佛留军。五月,再破辽南面都部署、都统萧陶苏斡兵。萧陶苏斡旋改用两面手法,于六月以计招服之。起义前后只经五月,失败。
黎族男子防身武器。大多为短刃长柄,刀刃锋利,皆以细斑藤织花缠束刀柄,柄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鹞尾,以为饰,出门常带在腰间。
1755—1835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知亭。尚书博清额子。以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嘉庆四年(1799),署副都统。奉命将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军需所用银两解往达州。次年,
?—约1328元朝大臣。又译秃鲁。蒙古克烈氏。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次子。历任宗正府也可扎鲁花赤(大断事官)、中书右丞、司徒。武宗至大元年(1308),知枢密院事。二年,授中书左丞相。仁宗皇庆二年(
?—453十六国至南北朝时佛教高僧。祖籍康居。原姓康。后移居中国,世居吴兴。父彤,尝为冀州别驾。谛10岁出家,学不从师,悟自天发。博览经籍,识见广大。初于虎丘寺讲《礼》、《易》、《春秋》各7遍,《法华
即“葫芦国”(2183页)。
即“阏氏”(2105页)。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草木枯干的季节,即秋天。旧时鄂伦春族无历法,在长期的狩猎和生活实践中,以物候变化为依据,总结出一套计算一年四季变化的知识,据其来安排狩猎生产。虽与我国通行农历不完全相合,但适合其狩猎
见“萧乙薛”(1992页)。
古县、镇、郡名。原为罕羌侯邑。西汉置县,属金城郡(治今甘肃永靖县西北湟水南岸)。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张氏复置。前秦建元十六年(380),苻坚分诸氐于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命毛兴为
即“乞乞仲象”(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