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史记

史记

纪传体史书。原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者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前145—前86)撰。130卷。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少好学,及长漫游名川大山,考察古迹,采集传说。父司马谈卒后,袭承太史令,得以披阅大量图书文献和档案。是书始撰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中经受肉刑、陷牢笼之辱,矢志不改,发奋编撰,至征和二年(前91)基本完成。卒后若干年,其外孙杨恽才将此部名著公布于世。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采先秦以来史书、国家档案,尤重实地采访。记事自黄帝迄汉武帝3千年历史,详于战国秦汉。计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130篇,526500字。是书史料搜集广泛,论断精辟,饱蘸情感,文笔生动通俗,为纪传体正史开山,传记文学之首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本纪、列传等记载不少周边诸族的史迹,尤以《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为详。以翔实、感人笔触叙述东夷、北狄匈奴、百越、西南夷(夜郎、滇、邛都、巂、昆明、徙、筰都、冉��、白马氐等)、西域诸族及国(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小月氏、安息、大夏等)之分布、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状况、风俗习惯以及与中原王朝和平交往、军事冲突等,是研究我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民族史的珍贵典籍。该书流传中有残缺,汉元、成间褚少孙等补缀数篇。后人注释主要有南朝宋裴骃《集解》80卷,唐司马贞《索隐》和张守节《正义》各30卷。宋人将三家注合刊,分排于正文之下。论著有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等。选本有王伯祥《史记选》,韩洮琦《史记选注集说》等。现存最早版本为南宋绍熙年间黄善夫刻本,百衲本据此影印。明清以来版本有数十种,其中以武英殿本最为通行。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耶律赞

    见“耶律隆庆”(1320页)。

  • 塔什伯拉克

    即“塔勒纳沁”(2161页)。

  • 左翼贝子旗

    清阿尔泰乌梁海札萨克旗。又称祖尔干苏木旗。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辖一佐领。曾辖有阿克、奥尔孜克、山根、屯木亭、康孜嘎、乌梁海6苏木。旗众操蒙古语。从事畜牧。多信奉喇嘛教。驻牧阿尔泰乌梁海。其地今

  • 宁濮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弘吉剌部昌吉驸马受封。

  • 宿石

    ?—471北魏大臣。铁弗匈奴人。夏※赫连勃勃弟文陈曾孙。祖若豆根时始受赐为宿姓。父宿沓干拓跋焘时为虎威将军、汉安男爵、侍御郎。太平真君六年(445),以父在从征柔然时战殁,受命袭爵。初为中散,继拜宣威

  • 十六国之一。铁弗匈奴所建。该部为南匈奴单于裔,右贤王去卑之后。世居今陕西北部长城内外,以游牧为业。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为北魏所破,在※赫连勃勃率领下臣附于后秦姚兴。安帝义熙三年(407),举

  • 禄万福

    ?—1728清代乌蒙军民府土舍。彝族。雍正四年(1726),随父※禄鼎坤起兵反抗清廷的改土归流政策。云贵总督鄂尔泰调兵镇压,被招降。六年(1728),请求回家乡鲁甸治产业。见清军总兵刘起元部军律不肃,

  • 奥屯良弼诗碑

    女真文字碑刻。刻石年代不详。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现于山东蓬莱,原在城内佑德观,后移入蓬莱阁天后宫。高60厘米,宽70厘米。正面刻女真文,上下款为楷书,各1行共27字,指明诗作者与立石人;正文为行书,

  • 珍州

    古州名。唐贞观十六年(642),以夜郎开山洞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复置,旋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移

  • 庆丰司

    清官署名。为内务府属下机构。衙署设在西华门外北长街。前身为三旗牛羊群牧处,顺治十一年(1654)设,康熙十六年(1677),并入掌仪司。二十三年(1684),另设立庆丰司,所办各项事务自行题奏,不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