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司岗脑

司岗脑

德昂语音译。亦作首包脑、胡昌。德昂族自由婚恋社交组织之男青年领头人。经民主选举产生,报村寨头人认可。当选者为男性未婚青年,须作风正派,品德端正,热心公益事宜,关心村社公共事务及男女青年的婚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村社青年中有威信。主要负责组织本村社男女未婚青年正当的社交和※串姑娘等活动。此外,亦协助头人调解婚姻纠纷和违反习惯法的案件。如其结婚,即另选,新老交替时亦有简单的交接仪式。

猜你喜欢

  • 杰龙

    ?—前103汉代匈奴相国。又作无龙。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偕匈奴王※赵安稽归附汉朝,受礼遇,封襄城侯,赐食邑400户。太初二年(前103),随浞野侯赵破奴往浚稽山(约在今蒙古国鄂洛克泊南)迎援匈

  • 黑铺

    族名。又作黑普、黑濮。哈尼族他称。康熙《元江府志》卷2“彝人种类”:“黑铺,其俗与阿泥同,而言语微异。”康熙《新平县志》卷2又作黑普。雍正《云南通志》卷24、道光《普洱府志》作黑濮。近代哈尼族中仍有一

  • 谷茶

    云南德昂族制作的一种湿茶。亦作沽茶。制法:采新鲜茶叶放入竹筒内压紧密封,使之糖化后食用。饮时无须煎煮,从竹筒内取出即可放入口中咀嚼,茶叶酸苦,略带甜味,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常用来招待宾客。

  • 吴越春秋

    书名。东汉赵晔撰。原书为12卷,宋以后文献只收录10卷,已佚2卷。记述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国盛衰之事,前5卷叙述吴国自太伯迄夫差;后5卷记越国自无余至勾践。采用编年体记事方法。该书不记山川地理,只叙人物

  • 手达

    参见“巴嘎达”(409页)。

  • 威远镇钟鼓楼

    土族地区名胜。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十字街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飞檐斗拱,共三层,高约4—5丈,4根粗大内顶天柱和12根外柱分三层支撑整个楼亭,高大雄伟,雕刻精致,绘画优美,光彩夺目

  • 朵甘陇答招讨司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密切,贡使进京初以每年一贡,领取朝廷给与的勘合,於四川比号,从雅州(今雅安)入朝。成化后,3年

  • 庆州白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原称释迦如来舍利塔,俗称白塔子。座落在契丹上京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庆州为契丹腹地,附近庆陵葬圣宗、兴宗、道宗等3代帝后。是塔建于辽兴宗重熙十八年(1049),为八角七级

  • 托漠卫

    ①见“塔木卫”(2156页)。 ②见“脱木卫”(2081页)。

  • 丹达

    山名。丹达山系汉人称,因丹达塘而名。藏人谓斜贡拉。位硕板多西,拉里东。终年积雪,山道崎岖险峻。康熙五十七年(1718),援藏滇军输粮至此,逢雪崩,百余人被压毙,奉敕建专祠奉祀,后人遵为“丹达王爷”,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