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宋平蛮碑

大宋平蛮碑

北宋摩崖石刻。宋余靖(1000—1064),字道安,广东韶州曲江人,汉族,镇压侬智高的宋军副将)撰文。刻于桂林铁封山镇南峰西面半山石壁上,时间在皇祐五年(1053)。额篆书汉字,每字径9寸;正文楷书汉字,每字径2寸。内容记述侬智高起兵过程及狄青等率宋军前往镇压之始末,特别突出地描写狄青用兵的神机妙算,为宋军歌功颂德,也反映了侬智高起义军的某些侧面。为研究壮族史及侬智高起兵事件的参考文献。今碑保存完好,除原碑实物仍在原处外,其文收载于《桂林石刻》,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77年内部刊印本。

猜你喜欢

  • 镇守总兵府

    见“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1671页)。

  •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巫师。由男性担任。多通过效仿他人送鬼活动而自行学成,少数承家传。重杀牲。作法时肩上斜背虎、豹、野猪等猛兽牙齿穿结的兽牙串,腰间悬铜铃,手持獐腿骨为柄,孔雀翎为面的羽扇,

  • 业普铿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德都拉氏,以地为姓,隶东布特哈正白旗。咸丰四年(1854),以佐领从征,继升协领,后因事夺官。同治六年(1867),参与镇压捻军,复原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官布特哈副都统

  • 孛罗忽勒

    见“博尔忽”(2150页)。

  • 和通淖尔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初,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3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军诈降,诡言准军大队未至,前锋2千,驼马万余,驻博克托岭,距清军3日

  • 八旗水师营

    清代驻防旗营兵丁所组成的水军。分内江与外海水师营。(1)东北河营:乌喇(今吉林市)营约设于顺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设船厂于此;继后又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

  • 唐蕃会盟碑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 后晋宪祖

    见“臬捩鸡”(1890页)。

  • 柒笼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七笼簇、七龙簇。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成化十一年(1475),其族首领卜都等入朝贡马及氆氇、佛像等物,赐以彩缎、钞、绢等。十四年(1478),其族另一首领迷东等人赴京贡马及盔甲

  • 匈奴河

    汉代匈奴地区河名。又作匈河。今地不详,一说北去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千里。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将赵破奴出令居击匈奴至此。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骑都尉来苗等追北匈奴亦至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