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奉天府

奉天府

地区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移辽阳府于盛京(今沈阳市)改置,康熙三年(1664)设承德县为府治。辖境前后不一。清初约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清末有辽河以东,铁岭、开原、法库以南,千山、碧流河以西之地。全境东西约200余里,南北约990余里。当辽河中下游,北通松花江流域,东接朝鲜,南至于海。境禹贡为青州。虞舜时为营州。周为幽州北境。汉属辽东、玄菟二郡。东晋时为高句骊境。唐为安东都护府地。辽属东京道。金属东京路。元置沈阳路。明置沈阳中卫,定辽左、中、右、前、后等十三卫。隶辽东都指挥使司。后金天命十年(1625),都城自辽阳迁都于府治。天聪八年(1634),尊称盛京。顺治十四年设府,置府尹,领二州六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府尹,设知府,改为奉天省治。1913年废。清末民初,府境有汉、满、蒙、巴尔虎蒙古、锡伯、回、朝鲜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资曹

    明代云南土官。彝族。云南曲靖府陆良州(旧州治在今陆良县城东北)土知州资求子。父卒,因年幼由母沙共替职。宣德八年(1433),正式袭父职为土知州。正统六年(1441),从征有功,升曲靖军民府同知,仍管州

  • 爱玛尔汗

    ?—1822中亚浩罕汗国首领。乌兹别克族。※爱里木汗弟。初为伯克。嘉庆十三年(1808),奉命统兵进攻右部哈萨克,占领塔什干。次年兄死,袭位。统治期间,进一步对外扩张。十九年(1814)春,挥师夺取土

  • 巴拉特节

    新疆维吾尔族宗教节日。又称油葫芦节。肉孜节前45天(伊斯兰教历八月中旬)举行。届时,全家预先昼夜诵经。至次日晨,悬葫芦于树(或拴于木杆),中盛油燃灯。俟油尽灯落,便将其踏碎,以为消灾弭祸。

  • 阿都优洛波哇抹阶凯埃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系为主人盖房、搬迁、械斗、抢亲、宗教祭礼、娶亲嫁女、节庆晏请及“优尔巴”等各种活动的综合人役称谓。其有以男或女投役、男女共投役以至举家投役等形式,无劳役期限额。其中

  • 宣曲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宣曲(今西安市西南)者,称“宣曲胡骑”,与长水胡骑皆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

  • 阿木苏

    蒙古族食用的什锦粥。流行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其制法是将稀奶油倒入锅里烧开,加一定的水,待水烧开后,加适量酸奶、红糖、盐和米,以文火熬煮,煮好后加黄油搅拌即成什锦稠粥,味道鲜美可口。一般用来祭神、祭佛

  • 亦都护

    突厥语译音。亦译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古突厥、回鹘首领称号。始见于鄂尔浑碑铭。7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北部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的铁勒拔悉蜜部统治者及12—13世纪高昌回鹘首领亦称之,并将所居之

  • 云中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周赧王十五年(前300),赵武灵王开拓疆土,北败游牧部落※林胡、※楼烦,占领今呼和浩特平原及大青山一带,设云中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在此设云中

  • 转经

    藏语“乃果尔”,“却果尔”意译。藏传佛教信徒的一种宗教活动。由对佛表示尊敬的一种礼仪演化而来。认为能常围着寺庙、神堂、佛像、经塔、圣山、圣湖等,按顺时针方向(※本教为逆时针方向)绕行,并坚持十万数十万

  • 续资治通鉴长编

    书名。南宋李焘(1115—1184)撰。520卷。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陆续呈进。焘,丹棱(今四川洪雅)人,字仁甫,任地方官及兵部员外郎等多年。博览群书,熟悉当代典故。取北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