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契丹官署名。契丹开国初,※耶律阿保机于天赞元年(922)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契丹官分北、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卷45)是官署属北面宫官,专理诸宫卫契丹、蕃户军民事务。正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另置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契丹行宫副部署、契丹行宫判官等。其正职均授予皇帝心腹要臣,据《辽史》与石刻统计,任正职者21人,全为契丹人。

猜你喜欢

  • 姚显

    ?—413后秦将领。字子章。羌人。后秦主※姚兴弟。初以司隶校尉佐姚兴。皇初元年(394)姚泓被立为太子后,曾受命与中书令姚晃同辅太子,入直西宫。后拜卫大将军。弘始十年(408),曾统军2万,节度诸军攻

  • 喇什

    ?—1750清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多罗贝勒※绰尔济孙。毕里衮达赉子。康熙四十年(1701),尚县君,授固山额驸。雍正二年(1724),以身为孝惠章皇后戚属,封辅国公。四年(1726)

  • 九姓铁勒

    唐初分布于漠北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又称铁勒九姓、敕勒九姓、九姓敕勒。九姓构成,史无明文。《唐会要·铁勒传》主要载回纥(鹘)、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览)葛、思结、阿跌、浑、斛萨(一作薛)。《资治通鉴·

  • 勤齐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南诏政权掌管赋税的3个官员之一。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1年8月6日(清咸丰元年七月初十),清朝伊犁将军奕山与俄国代表科瓦列夫斯基在惠远城(今霍城县东)签订。章程共17款,主要内容:1.允许俄国在伊犁

  • 蒙古饮食禁忌

    古代蒙古社会禁忌之一。蒙古人进食时不得将已入口之食物吐出,据约翰·普兰诺·迦宾尼《蒙古史》载,如果这样做了,就要在帐幕下挖一个洞,将人从洞里拖出来杀死;也不得将酒、乳等饮料倾出器皿,否则就会招致雷电将

  • 覃大胜

    ?—1390元末明初湖广施南道土官。土家族。元末为施南道(治今湖北宣恩县)宣慰使。洪武四年(1371),遣弟覃大旺、副宣慰使覃大兴赴朝,纳元所授金虎符。十五年(1382。一说十六年),改施南道宣慰司为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达尔党阿

    ?—176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之子。乾隆二年(1737),由三等侍卫袭其祖遏必隆一等子爵。五年(1740),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热河副都统。九年(1744),擢奉天

  • 扇歌

    明清时壮族青年互赠的礼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因将情歌写于扇上,作为信物,故名。即:在一把白色的扇子上,一面画着花鸟,另一面用“方块壮字”写上10首情歌。歌词寓意深远,前后起始,皆有章法。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