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尚白

尚白

蒙古族传统习俗。自古以来,居住在大漠南北的蒙古族,与白色有不解之缘,以游牧为业,牧放白色的羊群,食用白色的奶和奶制品,住白色的毡帐,穿白色的羊皮袄,使他们对白色产生亲切敬爱之感,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庆、丰富的象征,故素来崇尚白色。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时,立起“九斿白纛”,令氏族长老(别乞)穿白衣骑白马。从元朝开始,蒙古族称岁首为“白月”。贵族自称为“查干牙孙”(白色氏族)。宫廷在重要年节和庆典都穿白衣、白靴。贵族死后,用白色腰带、靴、袜装殓。皇室的马群都是精选的白马。重大节日用的马奶酒均需以白骒马奶酿制,命各部进献白马、白驼,指令南方邻国进贡白象。明代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至青海仰华寺迎接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时,穿白衣骑白马,象征沐浴佛教之光,并对佛教的敬重。嘉靖二十五年(1546),俺答汗为表明与明朝建立通贡互市的诚意,特准备向明朝进贡“白骆驼九头、白马九匹、白牛九只”,为蒙古族最崇高的礼仪。清代,蒙古各部每年要向清廷进献白驼、白马组成的“九白之贡”。蒙古萨满跳神、祭祀时也往往穿白衣、舞白鼓。成吉思汗卒后,建立八座白色毡帐作灵堂,称“八白室”,每年举行祭典时,都要刑白驼、白马,以示隆重。他们称呼心地善良的人为“白人”,“象奶一样洁白的心肠”。历来把“白食”(奶制品)作为高贵的食品,招待尊贵的客人,以白食祝行人一路平安。长辈以洁白的鲜奶向过生日、结婚的儿孙晚辈祝福。禁止将奶抛洒在地。人们以洁白的哈达献给长辈和贵宾,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猜你喜欢

  • 嘉陵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西,临近西汉水,一说在今陕西略阳东北。东汉废。

  • 张外

    ?—413北魏起义首领。西河胡人。明元帝永兴五年(413)五月,与建兴王绍起兵反魏。魏主拓跋嗣遣会稽公刘洁、永安侯魏勤率兵3千镇西河招讨之。七月,以河西胡曹龙势众,归附之,杀马结盟,推龙为大单于,献马

  • 水家苗

    明清时对水族之称呼。分布在贵州都江、独山、荔波、黎平及广西柳城、南丹等地。男子喜涣猎,女子善纺织,所织布称水家布,享有盛名。妇女穿桶裙、短衣,四围缀花边。逢岁首男女成群而舞。相悦者可缔婚。与徭僮、侗等

  • 首领印

    西夏文印章。西夏军队首领所佩。迄今所见已达100多方。印面近正方形,一般边长5厘米多,目前所见最大印面6.4×6.1厘米,最小4.2×4.9厘米。印文为九叠篆,译文为“首领”2字。印背多刻西夏文两行,

  • 梦月

    清代满族女诗人。号四焉主人。乾隆初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女孙,湖广总督定长女,宗室举人绵成母。早寡,以节赐旌,著有《竹屋诗钞》。

  • 刘豹

    ?—约279三国西晋时南匈奴贵族首左贤王。入居并州诸郡后,自谓其先祖为汉室外甥,因改姓刘氏。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呼厨泉入觐,被魏王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分部众为左、右、前、后、中

  • 第巴

    藏语音译,又译牒巴、第悉。原意为“部落长”、“头人”、“领袖”。清初西藏地方官名,意为“政务总管”,代表达赖喇嘛参加蒙古和硕特部在西藏建立的地方政权。后五世达赖喇嘛命掌西藏地方政、教事务,权力甚大,俗

  • 泸水起义

    清乾隆年间云南傈僳族农民抗清斗争。乾隆十一年(1746),由于不堪忍受清朝官吏和防汛官兵的“恣意凌虐”以及云龙土知州段氏的压榨苛派,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县)秤戛、排把等寨傈僳族农民在弄更扒、密老五

  • 昂吉儿

    ?—1295元朝将领。一作昂吉。本西夏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姓野蒲氏。随父野蒲甘卜降蒙古。父死,袭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从征淮南,率河西军加固信阳(今河南信阳南

  • 咸丰

    ①清文宗奕年号,1851—1861年,凡11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文宗奕(1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