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尔大帝
印度莫卧尔王朝(1526—1858)创建者。帖木儿王朝(1370—1506)创建者※帖木儿古列根之后裔。1494年继其父为费尔干领地统治者,曾占据撒马尔罕。1504年在※月即别※昔班尼汗逼迫下退到阿姆河以南,占领喀布尔。1525年进入印度,次年击败伊卜拉欣·洛迪,宣布为印度皇帝。1530年去世。
印度莫卧尔王朝(1526—1858)创建者。帖木儿王朝(1370—1506)创建者※帖木儿古列根之后裔。1494年继其父为费尔干领地统治者,曾占据撒马尔罕。1504年在※月即别※昔班尼汗逼迫下退到阿姆河以南,占领喀布尔。1525年进入印度,次年击败伊卜拉欣·洛迪,宣布为印度皇帝。1530年去世。
元、明湖广土家族土司名。亦作“容美宣抚司”或“容美等处宣抚司”。元末以容美峒总管府改置(治今湖北鹤峰县)隶四川行省。史载,唐元和元年(806),田行皋因功授施、溱、溶、万招讨把截使,仍知4州事。宋有田
布朗语、傣语音译。意为“血亲集团”,即家族或家族公社。由一男性祖先繁衍的数代子孙及其妻子所组成。解放前不同程度地保存在布朗、傣族社会。家族有家族长,由长辈担任。一些家族有家族田,在家族中分配使用,为同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2年10月29日(清光绪八年九月十八日),清朝哈密帮办大臣长顺与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伊犁签订。此条约为※《中俄改订条约》第七、九条的派生物。共3款。规定自那林
藏传佛教寺庙。位于新疆惠远城(今-新疆伊宁市西北)郊。乾隆三十二年(1767)自绥定城(今霍城县治)移建。前身名兴教寺。有大殿3间,天王殿3间,钟鼓楼2间,僧房40间,经库1间。藏甘珠尔经107卷,蒙
见“博木博果尔”(2153页)。
即“独龙河”(1707页)。
?—1810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赫舍哩氏。初为健锐营前锋,从征叶尔羌、缅甸、金川,授副前锋参领,出为湖北永绥协副将。乾隆六十年(1795),苗民聚众数千人举行反清起义,围攻永绥,以婴城固赐花翎,擢
见“独逻”(1707页)。
旧时东北满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等族一种冬季御寒鞋。亦作乌拉、乌腊、乌剌(喇)、护腊。起源较早,《满文老档·太祖朝》、《建州纪程图记校注》均有记载。其形制方口圆头,纳褶抽脸,鞋帮上贯皮耳,穿
西汉时乌孙贵族。小昆弥※乌就屠孙,※末振将弟。成帝永始元年(前16),与兄合谋遣乌日领袭杀大昆弥(王)雌栗靡,统兵8万余附康居,谋借康居兵,并两昆弥,以汉遣中郎将段会宗统兵备之,未果。哀帝建平二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