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布扎布

巴布扎布

1875—1916

清末民初蒙古宗社党首领。蒙古族。姓韩。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人。约10岁左右,随父迁居苏鲁克旗(今辽宁省彰武县)。其家乘该旗放垦之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当地暴发户。自幼不愿劳动,与地方恶少歹徒结帮聚伙,青年时代成为当地匪首。后投靠日本人,为“永治挺身队”队长。助日军与沙俄军周旋,因爆破中东铁路范家铁桥,切断俄军后路,得日本侵略军赏识。1908年任彰武县警察局长。1913年网罗匪众两千余人,赴外蒙古,投靠哲布尊丹巴,封镇国公、镇东将军。屡率众窜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地,为北洋政府军击退。后返回内蒙古。德国为了牵制沙俄,收买他炸毁中东铁路嫩江铁桥,他向沙俄海拉尔俄国领事吴萨缔告密,获得大量枪支弹药,扩编了15个营。在沙俄唆使怂恿下,再犯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被北洋政府军击溃。1916年,复投靠日本,与日本特务川岛浪平勾结,成为“蒙古宗社党”首领,阴谋复清。纠集匪众5千余人,屡侵扰吉、奉两省。同年十月,在进犯林西城时,头部中流弹坠马身亡,匪众溃败。

猜你喜欢

  • 隆布鼐·扎西杰布

    见“隆布鼐”(2136页)。

  • 阿札割只

    契丹官名。一作阿札豁只。《辽史·国语解》称:“阿札割只,官名,位在枢密使下,盖※墩官也。”“辽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之列。自大丞相至阿札割只,皆墩官也。”此官所掌不详。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

  • 阿山哈萨克族起义

    1940—1941年新疆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族反对盛世才暴政之武装斗争。起义导火线是缴枪事件。1940年1月,盛世才之阿山视察委员会指定成立清枪委员会,分东山、西山两路,收缴哈萨克牧民作为生产工具和自卫武

  • 阿都雀模阶热埃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蓄奴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阿都雀”意为“主人家”,“模阶热埃”意为“用头运送东西”,即劳动的意思。专指苏龙为奴隶主到藏区交换、行猎所服的人役。历时2至4个月。行猎期需备

  • 王振邦

    ?—1700清康熙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指马峒人。黎族。因不堪忍受地方文武官属役使黎族群众入山采香、藤、花梨、紫檀等物之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在指马峒宰牛传箭,倡导黎人武装反抗官

  • 铁弗氏

    匈奴姓氏之一。又称“铁伐氏”,通称“铁弗匈奴”。南单于苗裔,右贤王去卑之后。以单于曾娶汉室女,子孙遂姓刘。西晋时刘虎始称铁弗氏。北人谓父匈奴、母鲜卑者曰“铁弗”,因以为氏。居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五台县

  • 耶律宗懿

    见“耶律查哥”(1316页)。

  • 长信寺

    元朝官署名。掌大斡耳朵属下怯怜口事务。成宗大德五年(1301)置,秩正三品。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院。四年,复为寺。仁宗延祐七年(1320),定置寺卿4员、少卿、寺丞各2员。下辖怯怜口诸色人匠

  • 奎焕

    清朝大臣。字章甫。蒙古镶白旗人。监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赏记名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十八年,奏请驰封班禅外祖父期美汪布公爵。十九年,奉命与英国特派驻哲孟雄立之行政长官柏尔在大吉岭签订《藏

  • 毛南三酸

    毛南族传统风味食品。毛南语称“腩酸”、“瓮煨”、“索发”。流传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邻县毛南族聚居区。毛南人“百味用酸”,此三味食品最受欢迎。“腩酸”即酸肉,将猪肉或牛肉切成薄片,盐渍两三天,与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