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象乾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养正长子。万历二十七年(1599),随舅冉御龙征四川播州有功,旋袭宣慰使。四十七年(1619),奉调亲率5千土兵援辽抗击后金兵。次年,加指挥使衔。统兵行至涿州(今河北涿县),染疾,中夜土兵逃散3千余人,受严责。天启元年(1621),因病不能带兵,归司,遣子侄率亲兵出山海关,战于浑河,全军皆殁,一门殉战,义烈为诸土司之冠。二年,进都督佥事。七年(1627)致仕。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养正长子。万历二十七年(1599),随舅冉御龙征四川播州有功,旋袭宣慰使。四十七年(1619),奉调亲率5千土兵援辽抗击后金兵。次年,加指挥使衔。统兵行至涿州(今河北涿县),染疾,中夜土兵逃散3千余人,受严责。天启元年(1621),因病不能带兵,归司,遣子侄率亲兵出山海关,战于浑河,全军皆殁,一门殉战,义烈为诸土司之冠。二年,进都督佥事。七年(1627)致仕。
?—1218金朝宗室。女真族。完颜氏。卫绍王大安(1209—1211)中,任尚书省祗候郎君。宣宗贞祐二年(1214),自募义兵数千,任宣差都提控,授同知涿州事,迁刺史,经略海州。未几,充宣差都提控,安
勿吉官员。勿吉族。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奉命率500余人使魏朝献。此庞大使团之行,似与勿吉背魏西逐夫余事有关,以窥察魏之对策。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德都拉氏,以地为姓,隶东布特哈正白旗。咸丰四年(1854),以佐领从征,继升协领,后因事夺官。同治六年(1867),参与镇压捻军,复原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官布特哈副都统
古族名。亦称西洱河蛮。属白蛮。“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即分布于今云南洱海地区,与当地六诏乌蛮并存。系不断迁入的汉族与当地白蛮等融合而成,故“自云其先本汉人”,语言、生产及习俗等亦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元朝宗王。又译脱烈铁木儿、朵列帖木儿、秃列帖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楚王牙忽都子。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怀宁王海山(武宗)抚军漠北。五年,随军力战叛王海都、笃哇军。在军10年,战功颇著。十一年,海
清朝在北京设立的民族学校。为培养使用满蒙文字的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六日建立,伊克坦任监督(校长)。以“造就满蒙文通才”,“以备行政任使”为宗旨。设满蒙文科,附设藏文科。分正科和预科,
1704—1787或(1708—1788)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学者、青海佑宁寺(即郭隆寺)第三世松巴活佛。“松巴”一名有二解:一说松巴二世松巴达曲绛措生于松巴村,故名;又说系藏族十八族系中之一支。
金睿宗完颜宗尧陵寝。宗尧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长子,金世宗完颜雍之父。卒于天会十三年(1135),陪葬睿陵。世宗即位,追上尊谥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庙号睿宗。大定二年(1162),改葬于大房山(今
英帝诱九世班禅赴印度,欲使后藏“独立”之事件。光绪三十一年(1905,英国殖民主义者乘十三世达赖嘛土登嘉措离藏未归,遣卧克纳(鄂康纳)入藏,藉迎英国太子乔治为名,以兵挟制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赴印度。清廷
1760—181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为济龙呼图克图八世。生于博窝麻勒觉村。5岁确认为济龙洛桑白登坚赞之转世。次年,于康区之巴学寺坐床。朝廷赐印信,准其袭封。乾隆三十六年(1771),赴京朝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