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扒羊肉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为日常盛馔,也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制作过程:选体壮膘肥的小口羯羊,将活羊切断大动脉,使羊死而血流聚胸腔内,然后剥皮,分成大块,洗争,放入开水锅内烹煮,稍熟即取出,保持鲜嫩。然后盛入盘内,大家围坐,一手持刀,一手扒肉,边割边吃。为宴会时必有的主肴之一,并首先将一条瑟琶骨和四条长肋骨肉敬客人,以示崇敬。欢宴时,边拉马头琴,边唱蒙古民歌,别有一番情趣。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为日常盛馔,也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制作过程:选体壮膘肥的小口羯羊,将活羊切断大动脉,使羊死而血流聚胸腔内,然后剥皮,分成大块,洗争,放入开水锅内烹煮,稍熟即取出,保持鲜嫩。然后盛入盘内,大家围坐,一手持刀,一手扒肉,边割边吃。为宴会时必有的主肴之一,并首先将一条瑟琶骨和四条长肋骨肉敬客人,以示崇敬。欢宴时,边拉马头琴,边唱蒙古民歌,别有一番情趣。
古代蒙古社会禁忌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视之为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是纯洁的象征,可祛除不祥,是每家每户的保护者,故视火为神圣,禁止用刀触火,用刀到锅中取肉,或在火旁用斧头砍物。认为这样火就不会熄灭,故凡违
见“通古斯”(1968页)。
清初武将、刻书家。字羽辉,号朝阳。临清州(今山东临清县)人。回族。康熙四十二年(1703)武进士,授侍卫。四十八年(1709)奉命赴宁台大岚山平一念僧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帝南巡扈驾,由浙江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牧地东、北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界察罕托辉,南界右翼前旗。汉朔方郡南境,唐宥州地,明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农衮必里克所据。后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西南,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载明此地缴纳之差税项目、数量及户主姓名。1865年(木牛年),该宗所立差税册亦有如上述项目之记载。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盐湖。位于阿拉善旗境内,面积约75平方公里。因盐质洁白、味甘、产量高,甘肃、山西、内蒙西部多食用之。向为阿拉善旗重要经济来源。以其地势平坦,湖中不能多积水,取法极简便。每年三至五月,俟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天兴国悼康皇帝赵善政年号。928—929年,凡2年。
史无记载,从遗址考古发现辽代文物,认定为辽代长城。东起大兴安岭西侧额尔古纳右旗上库力附近库力河,沿着根河河口以南四卡附近折向西南,又沿额尔古纳河东岸行至八达关附近,越河进入今俄罗斯境内,至外贝加尔斯克
书名。辽道宗(1055—1101)时官修。卷数不详。因顺次录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七帝事迹,故名。大安元年(1085)十一月成书。已佚。内容约为《辽皇朝实录》及《辽史》有关诸帝本纪之
裕固族宗教节日。俗称过会。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旧时夏历正月初十至十五日举行。是一年中最大的宗教聚会。届时,男女老幼都身着节日盛装,至寺院烧香、叩头,点灯祈祷,祈求平安。由20多个僧人戴上假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