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四光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人。父名卓侯,后改姓李。原名李仲揆,少年赴省城投考学堂,改名李四光。学习成绩优异,15岁破格选派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22岁参加官考为工科进士。29岁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30岁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发表科学专著《中国北部之蜓科》,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积极筹备地质学会,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被推选为副理事长,第二届和第三届连任理事长。1922年5月发表《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1928年1月创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四届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毕生致力于古生物学、冰川学、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重力作用的理论。经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创立了一门新的地质力学,用地质力学观察地壳运动现象及起源,探索并解决地壳问题。并借以找出矿产分布的规律,根据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提出东北、华北平原石油储量丰富的科学预见。根据他的理论,相继发现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新华夏海的起源》等,被称为地质力学之父。

猜你喜欢

  • 收国

    金太祖武元皇帝完颜旻(阿骨打)年号。1115—1116年,凡2年。

  • 古姆萨

    即“贡萨”(993页)。

  • 过山榜

    见“评皇券牒”(1170页)。

  • 方块白文

    我国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因为每个字大体形成一个方块,故得名。方块白文与汉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造字用字的材料,大多取材于汉字。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读汉字。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把汉字作注音

  • 顺义王

    明朝授予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的封号。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王、贡市协议,始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授予镀金王印,子孙世袭。俺答汗卒,长子辛爱黄台吉于万历十一年(1583)袭封。黄台吉卒,长子扯

  • 卓巴

    基诺语音译。旧时云南基诺族村社长老。又称“老伙头”,傣族土司改称之为“寨父”。与称“卓生”(汉称“老菩萨”,改称“寨母”)的另一长老同由村社内两个姓氏中最年长的男子充当。去世后由同一氏族中年纪最长者补

  • 蜡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仪时,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遣使入朝

  • 陆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传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陆战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山行轿”,“直险则丁夫负荷”。据《元史·兵志四·站赤》,元代,诸行省共设

  • 降巴曲桑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僧官。藏族。任堪布。宣统元年(1909),同戴琫改桑坚参、硕第巴鲁朱,潜运军械于察木多附近之恩达勒处,调洛隆宗、硕板多、边坝各路藏兵数千人,抗拒钟颖所统进藏川军。同年,兵败江孜,自恩达

  • 土千夫长

    官名。原系古代武官,《尚书·牧誓》有此官,统帅二千五百兵卒,取整数称之。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此官,以当地头目充任,为武职小土官,听命于官军,跟随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