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杜鲁玛克

杜鲁玛克

朝鲜语音译。旧时朝鲜族男子所穿的长袍。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外出时,穿在※“则羔利”之上。斜襟,无钮扣,袖子宽大,衣长过膝。多为灰色或白色。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即成。据载始于朝鲜三国时期(新罗、百济、高句丽)。今已不穿此衣。

猜你喜欢

  • 李彝超

    ?—935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子。后唐长兴四年(933)父卒,以左都押牙四州防遏使被三军推为留后,矫父遗命向后唐乞封。明宗降诏以兵促其移镇延州,拒不奉命。四月,遣

  • 青稞

    即“稞大麦”,藏语称“乃”。青藏高原等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汉族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抗寒、耐瘠、耐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千粒重30克左右,较小麦颗粒大,有紫、白、黑、黄等色颗粒

  • 岔道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阎家寺。藏语称“扎西坚巴南杰林”,意为“吉祥弥勒尊胜洲”。在甘肃临潭县龙阎乡。据《安多政教史》载,建于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时期,建寺时得到卓尼寺和卓尼杨土司的支持

  • 勒系腰婚

    旧时裕固族婚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县康乐等地区。裕固族男女都有一条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的绸腰带,俗称系腰。其婚姻形式的特点为男女交换腰带,并系在各自的腰上,故名。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家长作主为其戴

  • 加特奴

    ?—135汉西域车师后部王。※涿鞮弟农奇子。顺帝永建元年(126),因随汉长史班勇击匈奴呼衍王有功,被立为王。阳嘉三年(134)夏,偕后部司马等率1500人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今新疆博格多山),坏其

  • 布古尔

    ①即“玉古尔”(475页)。 ②见“轮台”(1377页)。

  • 流头节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流头日”。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该节日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六月条载:“十五日,东俗称流头日”。是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畔溪边,“浴发于东流水”,俗信能洗除身

  • 马会

    参见“僚市”(2454页)。

  • 阎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阎马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彭宏澎

    明末清初湖广永顺土官。又作彭宏澍。字海若,号潜玄。土家族。袭职为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明崇祯五年(1632),加授总兵关防。南明福王朱由崧弘光元年(1645),亦以总兵关防授之。唐王朱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