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柏乡之战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梁、晋等在柏乡地区之战。五代初,后梁太祖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沙陀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互相争夺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卢龙(治幽州,今北京)三藩镇,以扩展各自势力。镇州成德节度使赵王王熔(回鹘人)界于两强间,往往两事之。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早疑王熔与李存勖相通,深恐其后势强难制,于开平四年(910)十一月,乘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发兵至涞水之机,佯称助王熔拒刘守光,派供奉官杜廷隐等领兵3千进驻深州、冀州(今河北深、冀县),欲借此消灭成德、义武两镇势力。王熔察其谋,四出求救,遣使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向李存勖求援,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亦遣使至,遂共推李存勖为盟主,联合抗梁。李存勖遣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部屯赵州(今河北赵县)。朱温以部将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率兵4万(一说7万),于十二月经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向柏乡(今河北柏乡)进发。王熔告急,李存勖亲率军至赵州与周德威会合,王处直亦派兵5千声援。晋军进驻野河(今滏阳河支流)北岸,与梁军夹河对峙。李存勖欲速战胜之,后纳周德威之策,以梁军士气正旺,不宜速战,成德、义武两镇之兵善守城,短于野战,晋军骑兵又不便进攻营垒,而利于平原广野,纵横驰骋,遂按兵持重,退守高邑(今河北高邑),诱梁军离营,以逸待劳,乘机出击。五年正月初,梁将王景仁等为晋军精骑数挑战激怒,率全军出战。晋军按原定策略,且战且退。梁军横亘数里,争先夺桥,遭晋兵等抗击,激战多时,未分胜负。当日下午,梁兵饥渴,士气锐减,东阵之兵稍后退。晋将周德威、李嗣源乘势从东西两面夹击。梁军惊扰,阵势大乱,解甲弃械奔逃。晋、成德军奋力追击,梁军大败,自野河至柏乡,横尸蔽地。王景仁等率10骑夜逃。晋兵夜至柏乡,梁兵已逃离,获粮食、资财、器械不可胜计,斩首凡2万级。晋王收兵屯赵州。此役,晋军威大振,使后梁在河北势力退至魏博以南,为日后攻后梁建后唐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 镇海

    1168—1251蒙古国大臣。又译称海。克烈氏。有勇略,善骑射。原事克烈部王罕。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与蒙古部分裂后,投效铁木真(成吉思汗),任扯儿必(侍从官),为班朱尼河饮水誓盟诸将之一,

  • 耶鲁盌斡鲁朵

    见“积庆宫”(1881页)。

  • 新疆六厅

    清在贵州特置的政区名。雍正(1723—1735)初,以贵州东南部新开辟的“生苗”地区置。设六厅,即古州、清江、台拱、丹江、八寨、都江。六厅内居住苗、瑶、侗、壮、水等族。清政府设六厅后,将六厅之绝产或逆

  • 富善

    ?—1708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额驸扬古利曾孙。一等公爱星阿之子。康熙三年(1664),袭一等公爵。十九年(1680),授领侍卫内大臣。三十五年(1696),从康熙帝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

  • 桑塔必那

    卫拉特蒙古旧婚俗之一。蒙古语,意谓请喇嘛念经。卫拉特蒙古人订婚后,若举行婚礼,按规定都要请喇嘛念经,并拿羊胛骨拜天地。为表示答谢,新娘要在帷帐内向喇嘛磕头。但念经喇嘛不能参加婚礼宴会。

  • 欧透博如坎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火神”。亦作“透欧博如坎”。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特别崇拜火,认为有神主宰,它保佑火种旺盛;如有所触犯会带来灾祸。传说其为一老妇,故由妇

  • 得里

    契丹语称谓。为对一种地方机构的称呼。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是为宫卫下辖的一级组织。然仅辽太祖※弘义宫下有2:述垒北和述垒南,其它宫府不置。又,此语词还作一具体单位

  • 实卜

    元末明初贵州乌撒府女土官。彝族。元末为乌撒府右丞。明洪武十四年(1381),集结土兵于赤水河(今贵州毕节县北赤水河),抗拒傅友德、胡海洋所率明军之推进,不敌,败遁。十五年,督部众再攻明军,复败,损折土

  • 克孟牯羊苗

    见“康佐苗”(2101页)。

  • 札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二十年(1484),其首领派族人赴京贡佛像、马、驼、盔甲等物,赐以彩缎、绢、钞等。弘治元年(1488)、六年(1493)、十三年(1500)、正德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