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和城
古城名。又作洪和城。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秦汉时为羌人居地。北魏置郡。太和十四年(490),吐谷浑王伏连筹拒魏孝文帝诏,称疾不入朝,且修洮阳、泥和2城置戍。其地遂为吐谷浑所据。次年,二戍为枹罕镇将长孙百年攻拔。北周废,改为美相县,属洮州。唐贞观四年(630),置临潭县,属旭州,八年(634)废。其年,仍于洪和城置美相县,隶洮州。天宝中废。
古城名。又作洪和城。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秦汉时为羌人居地。北魏置郡。太和十四年(490),吐谷浑王伏连筹拒魏孝文帝诏,称疾不入朝,且修洮阳、泥和2城置戍。其地遂为吐谷浑所据。次年,二戍为枹罕镇将长孙百年攻拔。北周废,改为美相县,属洮州。唐贞观四年(630),置临潭县,属旭州,八年(634)废。其年,仍于洪和城置美相县,隶洮州。天宝中废。
见“迈买的明”(741页)。
①古地名。汉代以后※廪君蛮东移居此。※板楯※槃瓠等蛮僚后裔亦聚居其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置州,治所在夏口城(今湖北武昌)。领15郡、72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鄂州。 ②渤海王国置。为渤海
河北省反帝大同盟会领导下的绥远地区群众反帝抗日的秘密组织。1932年4月共产党员杜如新、苏谦益奉命在归绥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组织建立。盟址设于城北公主府南大仙庙。通过在各校开展读书会活动,宣传抗日
?—1587?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译作碗布台吉、隐布台吉、安克阿不害等。孛儿只斤氏。※吉能第四子。隆庆六年(1572),奉父遗命,与兄布延巴图尔鸿台吉将俘获的明将时銮交还明方。万历元年
东晋时上郡氐羌首领。自号秦王。拥有氐、羌10万余落,据险不服,与前赵刘曜对抗。光初三年(320),为前赵车骑大将军游子远所败,欲降,其子伊余不服,率劲卒5万攻子远军垒门,恃骄失备,为赵军所乘,被俘。权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喜和平安定的人”。他称撒梅、明朗。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路南、泸西、丘北、弥勒、陆良、罗平、宜良、武定等县和昆明市。详见“彝族”(2594页)。
部族名。明代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大部之一。建州、建州左、建州右3卫女真人的泛称。清皇室本支。元末明初,斡朵里(在海西江与牡丹江西岸,依兰对岸马大屯)、火儿阿(即牡丹江,今桦川以东之地)、托温(今
民国时期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在内蒙古创办的机关报。1925年,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委托共产党人蒋听松创办。社址设在包头东河区西阁外北头振业里。初期为石印,后改铅印。每日出版对开一张,4版,刊登国内外大事,
?—1648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六世孙,贝勒※色本弟。天聪二年(1628),随兄归附后金。随后金军攻明,围都城北京,力战败明军,以功赐号青巴图鲁。八年(1634),与色本朝觐
金将领。晦发川(今吉林省辉发河)唵敦河人,徙西北路。女真族。纥石烈氏。识契丹字。初为帅府小吏。完颜宗弼(兀术)复陕西,久不通问,奉完颜宗辅命,自燕京往候之。天会十二年(1134),受命往滨州密访南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