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洪西洪米祭

洪西洪米祭

哈尼语“洪”是用山芦苇扎的火把,“西”是“拜”,“米”是“夜”。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每年农事开始的祭祀节。共举行四天。夏历三月的属牛日开始,分祭祖和祭天。祭祖的头一天晚上,“贝马”(巫师)向全寨宣布禁忌,青年男女不得谈爱,夫妻不能同床,妇女不准纺纱织布,出寨门,来客只能留宿在谷仓,不可上山打猎、下河捞鱼等等。次晨鸡叫头遍,先由“最玛”(村寨行政和宗教头人)到专为祭祀用的水井打水三筒。然后各家相继去打水,以供祖先、鬼魂之用。下午,各家家长把供奉祖先灵位的祭器取下(祭器有竹筒、饭盒、陶罐、葫芦瓢等),用打来的祭水将其冲洗干净,再分别盛以米、稻谷、鸡蛋、姜、茶叶、盐等物放回。然后由家长杀鸡祭祀祖先。妇女则煮饭、烹鸡、舂粑粑。傍晚时分,家长用煮好的食品祭祀祖先,向祖先祈祷,然后分食祭品。家长到楼门前敲铓锣数响,宣布祭祖完毕。寨人分赴各家相互祝贺。第三天开始祭天,前此一天,各家男子上山砍来三棵长约1.5米的木瓜树枝,在楼下搭一小祭坛。同样进行打祭水和冲洗祭器等仪式。是夜鸡鸣,妇女开始磨糯米,男人对寨鸣枪,请天神下凡。天亮做汤圆,照例举行一次杀鸡祭祀仪式,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猜你喜欢

  • 清水氐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郡白马氐。原居于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东汉建安(196—220)年间,部落豪帅杨腾(一说杨驹)率众徙于今甘肃西和县至文县一带。两晋南北朝时期,杨氏先后以仇池、葭芦、武兴、

  • 弘旿

    清朝宗室。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之孙,诚恪亲王允祕次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封二等镇国将军。三十九年(1774),晋封贝子。屡坐事,夺爵。嘉庆年间(1796—1820),授奉恩将军

  • 天锡皇帝

    见“耶律淳”(1304页)。

  • 常山丁零

    见“定州丁零”(1528页)。

  • 李如璋

    明朝边将。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第四子。以父荫历都指挥佥事。从兄李如松征宁夏,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历任广西、延绥总兵官。

  • 耶卢碗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尹湛纳希家谱

    蒙文书名。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撰。初不知作者有此著作。1983年5月发现。为作者亲笔手稿,用蒙文正楷字书写在麻纸上,长225公分,宽96公分,上署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十六日写毕。现藏内蒙古社

  • 康坎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礼宾官,管理司署府内的布置,接待宾客,负责烟茶招待等。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240挑(每挑约合50斤)。

  • 三坊一照壁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三坊”房屋及一座照壁围成封闭型院落。每坊屋皆为三开间两层,其位置及使用有主房、厢房之别。开间进深在大理一带几乎相等,在剑川一带厢房稍小。三坊的底层为居室,楼层储存杂物。

  • 浑得移邻稍瓦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稍瓦只”,又译作“稍瓦直”,辽景宗※彰愍宫一抹里名“尼母曷烈稍瓦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