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奴部
高句骊5部之一。“消”,一作“涓”、“捐”。亦称西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该部位于西部,故称。5部中原以其部人为王,汉代被桂娄部人取代,直至高丽国亡(668)一直未变。但地位仍比另3部高,部首领可称“古邹加”(官名,只有出身王族的“大加”才能得此称号),可“立宗庙,祠灵星、社稷”。疑其即西汉末沸流(水名,今浑江,一说其支流富尔江)国王松让所统之部。原居今吉林省通化市一带,后散布到辽宁省浑江流域。参见“高句骊”(1911页)。
高句骊5部之一。“消”,一作“涓”、“捐”。亦称西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该部位于西部,故称。5部中原以其部人为王,汉代被桂娄部人取代,直至高丽国亡(668)一直未变。但地位仍比另3部高,部首领可称“古邹加”(官名,只有出身王族的“大加”才能得此称号),可“立宗庙,祠灵星、社稷”。疑其即西汉末沸流(水名,今浑江,一说其支流富尔江)国王松让所统之部。原居今吉林省通化市一带,后散布到辽宁省浑江流域。参见“高句骊”(1911页)。
明代瓦剌官员。汉名马克顺。回回人。仕瓦剌,历任使臣,周旋于明廷、东西蒙古间。正统元年(1436),随瓦剌脱欢使臣阿都赤朝贡,被明廷封为指挥佥事,赐以冠带。次年,复至京朝贡。后屡随瓦剌使臣阿都赤等朝贡,
见“莎车”(1827页)。
金上京(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宫殿名。约建于太宗天会(1123—1135)年间,为木结构的七间大殿,屋顶以瓦仰铺,以泥补之。以木为鸱吻及屋脊,绘以彩墨。下铺帐幕。殿前有“乾元殿”汉字匾额。殿阶高四
见“贝非”(313页)。
宋代邈川(今青海乐都)吐蕃首领。※温逋奇子。初,与西夏通好,欲借夏人力量报唃厮啰杀父之仇。宋熙宁九年(1076),派人入宋,请求归附,因曾依附夏国,遭拒。元丰六年(1083),唃厮啰政权阿里骨执政,将
1885—1960新疆锡伯族进步知识分子。全名乌扎拉·萨喇春。新疆锡伯营(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早年留学俄国,接受资产阶级教育。回国后,因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及辛亥革命思想影响,与本族知识分子
蒙古族古代婚俗。举行婚礼或新娘离家前,择一吉日举办茶会。是日,新郎家要把带来的礼品献给女方。同时女方亲友亦须将所带来的礼品送给新娘,然后举行一个简单的宴会,共饮奶茶和吃乳食品。白色的乳食象征丰富和吉祥
见“耶律贤”(1302页)。
?—1644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布尔哈齐忒氏。世居爱必汗英舍堡地方。顺治十五年(1658),以护军校随征贵州,驻师靖州。适敌总兵田国钦、黄世贵等欲来归,为敌所阻,与纛章京鄂内等前往接应,败敌兵20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第八子。初部众300余,居界岭口(在今河北长城东段)塞北,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嘉靖(1522—1566)中,中,屡与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