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会典

清会典

书名。清典制文献。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称《大清会典》。清官修。记载各级行政机构的编制、职掌、事例,为清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总汇。仿《明会典》修,但其不追溯前代,只谈当代的典章事例。清修会典始自康熙朝,历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凡五修,五部会典内容大体相同,由于年代不同、典章制度或因或革,有变化。从《乾隆会典》起,将会典和会典事例分开,以会典为纲,则例为目。修嘉庆、光绪两会典时,又把图单独编册,于是有《会典》、《会典事例》和《会典图》三个部分。五部会典是:《康熙会典》162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敕撰修,二十九年(1690)书成,起崇德元年(1636),止康熙二十五年(1686)。 《雍正会典》250卷,雍正二年(1724)奉敕撰修,十年(1732)书成。续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雍正五年(1727)事。《乾隆会典》分《会典》100卷,《则例》180卷,乾隆十二年(1747)奉敕撰修,二十九年(1764)书成。删去已裁汰之行人司、僧录司、道录司和四译馆。增领侍卫府、八旗都统、前锋护军步军都统等门目。是书起自清初,止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其中理藩院止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而奉特旨增入者,则不拘年限。《嘉庆会典》嘉庆六年(1801)开始撰修,二十三年(1818)书成,分《会典》80卷,《事例》920卷,《图》132卷。所载内容以嘉庆十七年(1812)为限。《光绪会典》为今通行本,分《会典》100卷, 《事例》1220卷,《图》270卷。光绪十二年(1886)开馆撰修,二十五年(1899)书成。凡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有关典制,一律纂入。有光绪间内府刻本及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等刊本。对研究民族史和满族史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石重信

    918—937五代后晋宗室、大臣。字守孚。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归唐,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后晋高祖※石敬瑭次子(一说第四子),为后唐明宗李嗣源外孙,李氏所生。史称其敏悟

  • 萨古巴益喜策丹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蒙文启蒙

    书名。亦译《心箍》。元成宗时(1294—1307)蒙古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尔撰。作者精通蒙古语、畏兀儿语、吐蕃语(藏语),研究过巴宁、陀密桑巴塔、萨斯迦班底达·公哥监藏等梵藏学者的语言学理论、对畏兀儿体

  • 胡骑校尉

    汉代官名。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初置。统领由归附之匈奴人编组的※池阳胡骑(屯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故名)。俸2千石,下领丞、司马。

  • 和加尼牙孜

    1896—1941民国时期新疆政治活动家。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1912年参加铁木耳领导的第一次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失败后去北疆和阿富汗游历、经商。不久返回哈密,任王府卫队副队长。1931年率队参加

  • 白倭泥

    参见“黑倭泥”(2228页)。

  • 博勒恭武

    ? —185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阎佳氏。嘉庆十八年(1813),以乌枪护军出师河南,历任骁骑校、步军校、步军协尉。二十五年(1830),拣发浙江,以游击用。道光二年(1822),署嘉兴协副将。寻

  • 乌喇特中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境。牧地在河套北岸,噶札尔山之南。东界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西及南接鄂尔多斯,北邻喀尔喀后翼旗。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天聪七年(1633),成吉思汗弟哈撒儿

  • 阿里答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阿里答为※乙室部下之一石烈。

  • 袁纥

    高车(敕勒)之一部。为高车六种之一。原居于漠北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后屡为北魏所掠,部分迁入漠南。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孝文帝征发四镇敕勒兵攻南齐。袁纥部首领树者不愿随魏军南征,遂举兵叛入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