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昭君

王昭君

西汉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妻。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代,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前49—前33年在位)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史称其“丰容靓饰”。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婿于汉,其因“入宫数岁,未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奉旨适呼韩邪。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与呼韩邪单于生1子名伊屠知牙师,后为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死,遵汉成帝敕令,从匈奴俗,继为新立复株累若鞮单于阏氏,生2女,长为须卜居次,次为当于居次。对加强西汉与匈奴间友好关系,使呼韩邪后裔始终亲汉作出一定贡献。其出塞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流行题材。

猜你喜欢

  • 金太宗

    见“完颜吴乞买”(1164页)。

  • 恒格勒格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作恒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鼓”。汉族称之为蒙古鼓。起源于元朝以前,流行于民间。元代,经改进装饰,纳入宫廷乐队,用于宴乐等。据《元史·礼乐志》载:“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

  • 潮尔

    蒙古民间拉弦乐器。亦作抄儿、朝尔,又称锡纳干潮尔(意为音箱呈杓形的琴)。蒙古语音译。从唐宋时期的拉弦乐器胡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已流传民间,蒙文著作《成吉思汗箴言》中有“您有抄儿、胡兀儿的美妙乐奏

  • 帖睦尔补化

    见“帖木儿补化”(1398页)。

  • 阿其克山铁矿遗址

    位于今新疆洛浦县南30公里阿其克山。1958年发现许多古代烧结铁和残破陶制鼓风嘴。在一个封闭已久小洞中发现一堆石凿和石锤,表面敷满赤铁粉末。在阿其克山和洛浦县城之间,出土大量汉代五铢钱和唐代大历通宝钱

  • 泰实

    见“太石”(272页)。

  • 放牧范围通令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4号卷子。全卷7行。系吐蕃关于河西秋季放牧范围的通令。内容是:“通令九江之都噶、冈西、浦西:秋季来临,马需长时放牧,应依旧例,严管哨所,全部羔羊一头也不

  • 陆馛

    ?—474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陆俟长子。少为内都下大夫,奉上接下,行止取与,颇晓人意。兴安(452—454)初,赐爵聊城侯,出为散骑常侍、安南将军、相州刺史,假长

  • 伊噜格勒

    见“夜落纥”(1497页)。

  • 呷札

    参见“俄惹”(16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