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

1497—1555

明嘉靖朝抗倭(日本海盗)女英雄。广西归顺府(今靖西)人。壮族。明归顺州知州岑璋之女,田州指挥同知岑猛之妻。自幼习武,善用剑,颇通兵法。对丈夫不义之行多有劝阻,深明大义,甚得族人爱戴。嘉靖五年(1526),其夫及子邦彦被控图谋不轨,先后被杀和自杀。曾代孙岑芝和曾孙岑大寿行州事。勤于政务,“凡州之利弊,躬为规画,内外凛然”。时倭寇猖獗,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三十三年(1554),朝廷令兵部尚书张经征调各省土兵配合官军抗倭。因曾孙年幼,不能任兵事,“请于督府,愿身往”,授“女官参将总兵”,率田州及东兰、那地、南丹等地“俍兵”6千多人,赴江浙沿海剿倭,行前表示:“誓不与贼俱生”。所率“俍兵”纪律严明,“不如令者斩”,并“约所部不犯民间一粒”。又鼓励部属:“我自备军粮,不效尺寸,何以归见乡党”,故“及战,俍兵踊跃争先”,英勇杀倭。三十四年(1555),在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与各路友军联合一举歼灭倭寇4千余人。同年六月,率“俍兵”在陆泾坝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焚烧倭船30余艘,使倭贼闻风丧胆。“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广为流传。以功封二品夫人,被誉为“石柱将军”。是年七月,回师田州,未几病逝,追封“淑人”,葬于州城东婆地(今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

猜你喜欢

  • 嘉绒语

    我国四川部分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马尔康县、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红原县、黑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色达县和雅安地区

  • 李嗣昭

    ?—922五代时李克用及李存勖部将领。字益光。本姓韩,小名进通,汾州太谷县(今山西太谷)民家子。被李克用弟代州刺史李克柔收养为子。精悍有胆略,少从克用征战,为衙内指挥使。唐乾宁四年(897),改衙内都

  • 马价绢

    参见“印纳马”(578页)。

  • 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

    见“西宁办事大臣”(713页)。

  • 完颜言

    即“完颜乌带”(1149页)。

  • 瓦哈甫地

    旧时伊斯兰教宗教关系掩盖下的一种封建土地制度。又称“瓦甫地”。解放前主要流行于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农村。是察合台汗***黑鲁帖木儿统治时期(1347或1348—1363)任意将土地赐予伊禅派麻札(墓地)、哈

  • 素嫩扎本根

    见“敖洛克腾”(1795页)。

  • 班考

    拉祜语音译,意为“地窝铺”。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农民一种季节性的田间临时住房。以竹和茅草构成。当地主要实行刀耕火种,由于耕地分散和年年易地,为了适应山地作业的特点和减少每天路途奔波,各家各户普

  • 拓跋羯儿

    ?—451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河南王※拓跋曜子。泰常元年(416),其叔河间王拓跋修卒,无子。太平真君元年(440),从兄弟太武帝拓跋焘令其袭修爵为河间王,后改封略阳王。二年,与永

  • 东瓯

    古代东南越族一支。亦称瓯越。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主要有越国后裔说和土著说二种。以农业生产为主,擅长造船航海,有断发文身之俗。其名早见于周世,秦并天下后,其首领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