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洪

苻洪

285—350

十六国时期氐族首领。原姓蒲,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先世为西戎首领。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晋书》称其“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时值永嘉之乱,常散家财,召集谋士商讨安危变通之术。西晋永嘉四年(310),被同族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后归附前赵刘曜,拜宁西将军、率义侯。徙居关中高陆(今陕西南陵),进氐王。曜败,退守陇山。东晋咸和八年(333),降后赵石勒,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率氐,羌2万户下陇东,至冯翊郡(治今陕西大荔县),劝石虎徙雍州豪杰及氐羌10多万户于关东,以实京师,被纳,拜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众居枋头(今河南淇县东南)。以战功迁冠军大将军,进封西平郡公、关内领侯将。永和五年(349),助石虎镇压梁犊义军。后进位车骑大将军、略阳公、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牧、领秦州刺史。及石遵即位,受谗遭疑,去都督职,遂降东晋。六年,封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州郡公。改姓苻氏。后被秦、雍二州徙民拥立为主,众至10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正欲西进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称帝,为石虎旧将、军师将军麻秋毒死。谥惠武帝。

猜你喜欢

  • 出草

    ①台湾高山族对集体狩猎的一种称呼。狩猎是过去高山族人的重要生活来源,各“番社”均据有猎场,彼此不得侵犯。由于狩猎工具简陋,狩猎时需集体进行,每当春深草茂之时,族长动员社众各持器械、干粮,带着猎犬,集体

  • 斡失帖木儿·达尔罕·诺颜

    见“阿失帖木儿”(1234页)。

  • 阿票

    全称阿克苏花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阿克苏设官钱局,印制发行洋纸花票4万两,同时官钱局又在省藩司印制油布花票3万两,面额皆为红钱四百文(合白银一两,主币)。三十三年(1907),又委津商聚兴永承

  • 中英新订藏印条约

    1904年英军上校荣赫鹏强迫噶尔丹寺长罗生戛尔曾等签订非法的《拉萨条约》,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清政府不予批准,为挽回主权,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派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等赴印度加尔各答,与英专

  • 曹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4724人(1975年)。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以阿里山为中心,散居在曾文溪上游及陈有兰溪左岸部分地区;南部在下淡水溪上游,荖浓溪与楠梓溪流域。多在海拔500—2000米之

  • 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续纂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前后有五部。一为嘉庆十七年(1812)敕撰,十九年(1814)殿刻;满汉合璧,分48卷,48册。二为道光十六年(1836)敕撰,十九年(1839)殿刻;满汉合璧,7

  • 阿儿巴

    ?—1336伊儿汗国第十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速西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又遭钦察汗月即别进攻,政局不稳,遂被丞相加秃丁摩诃末等

  • 蛮葛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置十二宫。蛮葛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龙笛

    蒙古族、满族传统吹管乐器。亦称龙头笛。起海于元朝以前,为民间乐器,以木制或竹制。元代,纳入宫廷乐器。《元史·礼乐志》载:“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其后仍在民间流行。清代亦

  • 大光赞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子。乾化二年(912)五月,奉命朝后梁,献方物,梁太祖朱温厚加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