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察胡盏
金初将领。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人。女真族。蒲察氏。年18从军,袭父为谋克。天辅(1117—1123)间,从完颜娄室迎战西夏兵3万于天德路,以兵3百败敌两千。天会三年(1125),金军攻太原,以所领千户军败敌兵3万于榆次境。六年(1128),从娄室攻京兆,以所部兵屡与宋军接战,皆先登有功。七年,取邠州,为左翼千户,为战,击退宋兵20万。十三年(1135),于临洮击败宋军3万余。在攻泾州,破德顺、秦、巩、临、洮、河、兰等州之战中,皆有功。授德顺州刺史,改陇州防御使、凤翔尹。年55卒。
金初将领。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人。女真族。蒲察氏。年18从军,袭父为谋克。天辅(1117—1123)间,从完颜娄室迎战西夏兵3万于天德路,以兵3百败敌两千。天会三年(1125),金军攻太原,以所领千户军败敌兵3万于榆次境。六年(1128),从娄室攻京兆,以所部兵屡与宋军接战,皆先登有功。七年,取邠州,为左翼千户,为战,击退宋兵20万。十三年(1135),于临洮击败宋军3万余。在攻泾州,破德顺、秦、巩、临、洮、河、兰等州之战中,皆有功。授德顺州刺史,改陇州防御使、凤翔尹。年55卒。
7—14世纪中亚诸部族对中国或汉人的称呼。引伸为“古老”、“崇”、“优质”之义。有“大魏”音译,“拓拔氏”音译、“唐家”或“唐家子”音译诸说。始见于7世纪初罗马史籍,后在鄂尔浑突厥碑铭、马合木·喀什噶
1235—1287元代云南西双版纳第六世※召片领。傣族。※刀两掞之子。元世祖至元十年(傣历653年,1273),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弟伊拉諰过嗣于勐唪酋法钪光为子,后继其义父位。继位后第三年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因靠近明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又称南关。“哈达”满语意为“山”。因分布于今辽宁省西丰县哈达河畔(今小清河),故名。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今呼兰河
?—1835清朝大臣。满族,正蓝族人。初由监生挑取誊录,议叙笔帖式,历任昌陵礼部员外郎、理藩院郎中。嘉庆十七年(1812),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八年,转京畿道监察御史,因拿获协助天理教进攻紫
?—1004辽代将领。名又记作挞览、闼览。字驼宁。契丹族。马群侍中术鲁列子。史载其自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辽景宗时入仕。保宁初年,为宿直官。圣宗统和二年(984),为彰德军节度使。次年,奉命东征女真
官名。亦作獐鹰。有职守之官的称谓。本为满文对汉官“将军”之讹读,后由满音译成汉字时,遂又讹为章京。清初,不论职位高低,世爵大小有无,凡有职守之官皆称章京。后金天聪八年(1634),恢复八旗官员的满名,
明代裕固族向东迁徙的重大事件。始自明初,迄于嘉靖初年,历时约一个半世纪。明初,分布于关西各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的撒里畏兀儿人与部分蒙古部落,由于受吐鲁番察哈台后王的侵扰,各卫统治者之间互相攻杀
高昌王妃。隋炀帝戚属宇文氏女。大业五年(609),号华容公主,适至长安(今陕西西安)朝见之高昌王※麹伯雅。八年(612),与夫返高昌。武德六年(623,或说二年即619)伯雅卒后,依突厥旧俗,下嫁非生
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
1856—1919近代爱国志士、医生。原名马春生。山东章邱县埠村镇大冶庄人。回族。少时在青州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隶左宝贵麾下,曾参加中日甲午之战。后习中医,在济南开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