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辛亥湘西苗民起义

辛亥湘西苗民起义

清末苗民反清斗争。1911年,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湘西苗民在同盟会员田应全(苗族)、开明绅商张伯春、沈宗嗣等组织下,以“兴汉倒满”为号召,发动苗族群众响应湖北武昌起义。同年十月中旬,决定攻凤凰厅(治今湖南凤凰县)城。事先在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员(道台)朱益浚所辖守城下层官兵中进行工作,约为内应,与哥老会首脑唐力臣(苗族)联络,由苗族组成“光复军”,集聚于樟桂溪和张家湾,并以三堡营的苗族为先锋,由盘信、芭茅进至凤凰腊尔山,经新寨往长宜哨进军。十月二十七日夜,起义军5千余众,分三路攻城:第一路由张子衡率领袭西门;第二路由唐世国、杨春元、龙义臣率领攻东门;第三路由龙凤山、龙廷贵、吴正明带领攻北门。因朱益浚突然调防,打乱义军内应部署,进攻遭守军阻击,第二路虽攻入城内,因无接应,孤军作战,敌强我弱,被迫撤退。三路在撤退途中,遭截击,被俘者众,牺牲者达200人。十一月十二日,田应全等向朱益浚发出通谍,促其对辛亥革命表明态度。朱见大势已去,愿洁身引退,交出政权。十三日全城庆祝“光复”。湘西军政分府宣告成立,周端龙为军政长兼管屯政,聂仁德为行政厅长,田应全为外交部长,张胜林为财政部长,唐力臣任镇标营都司兼厅城防警备司令。十五日后,乾州、永绥厅亦相继“光复”。

猜你喜欢

  • 昔宝赤万户府

    即“失宝赤万户府”(592页)。

  • 黄同

    汉时西瓯越人首领。曾归附南越国,封“瓯骆左将”。元鼎六年(前111),闻汉武帝兵伐南越,斩西于王降汉。元封元年(前110)被封下郦侯。

  • 鄂申

    1624—1693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号巴图鲁。世居英额地方。崇德五年(1640),从军围明锦州,克松山。七年,随大将军饶余贝勒阿巴泰征明至山东拔临清州。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

  • 林东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坐落在契丹上京城北(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上京为契丹国都,亦为契丹民族发祥地,现存塔两座,南塔在距上京遗址15里小山顶上,为八角七级空心砖塔,高25米,各面均有浮雕;北塔在今

  • 伊犁

    新疆地区名。西部蒙古语“光明显达”之意。清康熙时为准噶尔部会宗地。清平准部后,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此,治惠远城(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伊犁河北岸)。同治十年(1871),被沙俄侵占。光绪八年(1882

  • 归化城土默特右翼旗

    清归化城土默特二旗之一。后金天聪六年(1632),俺答汗后裔俄木布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携古禄格、杭高等归附。后俄木布反,被平定。崇德元年(1636),编所部为2旗,称归化土默特,为内属蒙古,不设札萨

  • 蛙婆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敬蛙节、祭蛙节、葬蛙节或蚂拐节。流行于广西东兰、凤山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十五举行。是日清晨,男女青年争先到田间捉青蛙,最先被捉到的青蛙被称为“蛙头”,再捉一只与它配对,然后用

  • 仡偻

    宋代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其名称仅见于南宋诗人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辰、沅、靖州蛮有仡伶、有仡、有仡僚、有仡偻、有山瑶”。分布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地区。一说仡偻即指仡佬;另说仡僚、

  • 仙人柱

    旧时鄂伦春人的一种原始住房。鄂伦春语音译。亦作“斜仁柱”。“仙人”意为“木杆”,“柱”是“房子”的意思。俗称“撮罗子”,毕拉尔路鄂伦春人称※“楚伦安嘎”(尖房子)。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

  • 十六净法

    旧时西藏地方世俗道德规范。源于吐蕃时期。内容为:敬信三宝;求修正法;报父母恩;敬重有德;敬贵尊老;利济乡邻;直心小心;义深亲友;追踪上流,远虑高瞻;饮食有节,货财安分;追认旧恩,及时偿债;称斗无欺;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