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阔阔出

阔阔出

①蒙古国巫师。晃豁坛部人。千户长※明里也赤哥子。任本部萨满,号“帖卜腾格里”,(意“天之使者”)。初与父俱事铁木真父也速该。宋乾道六年(1170)也速该死后,一度投靠札只刺部札木合。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即蒙古部汗位后,随父复归附铁木真。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首议尊铁木真号“成吉思汗”(普天下之汗),声言能代天言事,予卜吉凶,深受宠信。后自恃萨满的特殊地位,极力扩展权势,与成吉思汗抗衡,恃势辱打成吉思汗弟合撒儿、铁木哥斡赤斤,掠夺其部众,挑拨成吉思汗兄弟间关系,被处死,其族势衰。 ②(?—1313)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子。至元八年(1271),随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讨海都。十四年(或作十三年),与那木罕同被叛王昔里吉劫执。后诸叛王内讧,于二十一年被释归。二十六年,封宁远王。三十年,随铁穆耳(成宗)抚军金山(今阿尔泰山)。次年,忽必烈汗卒,与诸王翊戴铁穆耳即位,并代铁穆耳总兵北边。与诸王玉木忽儿等败海都军于八邻。大德二年(1298),因怠于备御,遭叛王笃哇袭击,兵败。次年,以失职,被罢,由海山(武宗)代总军,自随军效力。十一年,拥戴海山即汗位,以功封宁王。至大三年(1310),以与越王秃剌子阿剌纳失里相结谋叛罪下狱,经铁哥廷辩其诬,获释,被夺清州食邑,徙高丽。仁宗皇庆元年(1312),释归本部。 ③元朝官员,唐兀人。业弓世家小丑孙,塔尔忽台子。本人亦善制弓,且善射。尝向世祖献所造弓,遂命为近侍,后擢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管理贮藏兵器。大德元年(1297),升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又监建州、利州,改佥四川道廉访司事,拜监察御史。累官中大夫,大宁路总管,后卒于官。

猜你喜欢

  • 格埒克延丕勒

    ?—174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朋素克喇布坦长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五十四年(1715),随散秩大臣祁里德赴推河防御准噶

  • 逎贤

    1309—1368元代诗人、史学家。又作纳新,字易之,别号河朔外史。回回人。原籍葛逻禄,汉姓马。先世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西北。曾祖时随蒙古军东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市),后迁浙东鄞县(今宁波市)

  • 阴河

    河流名。古称落马河。为老哈河支流。发源于河北省围场县三义号赛罕达坝下的千茬林子。全长154.5公里。其支流有西路嘎河、板沟河、憋龙沟河、狮子沟河等,多为季节河。流至赤峰北与锡伯河相汇,锡伯河为阳河,其

  • 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

    明代官名。明代以东北为边防重地,命重臣镇守。与派驻辽东监军的内臣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地方,职权重大的长官。三职是总管东北(辽东)地方军政专务的最高官员,洪武七年(1374)始置。全称

  • 抹撚兀典

    金末大臣。又作抹撚阿典。女真族。抹撚氏。天兴二年(1233)正月,以点检侍行帐中,请哀宗登舟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南)。六月,徐州行省完颜忽斜虎入朝,代行省事。不久,调回,权参政,与签枢密院事娄室行省事

  • 崩龙

    德昂族的他称。亦作崩竜、波龙、波弄。始见于《乾隆东华录》、《征缅纪闻》、《永昌府志》等清代史书及方志。原系傣族、佤族对德昂族的称呼。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其服饰因地不同,故被当地汉族分

  • 哥邻羌

    唐※“西山八国”诸羌之一。分布今四川西北大渡河上游金川县一带。哥邻为该部自称。隋时附国及唐时吐蕃称之为“嘉良”(嘉梁)。唐武德元年(618),置嘉良县隶雅州都督府。文宝(742—756)前,隶雅州都督

  • 德宏

    地名。傣语音译,“德”意为“下面”,“宏”意为“怒江”(潞江),合称“怒江下游地方”。指云南潞西、瑞丽、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傣族地区。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简称。属古“乘象国”(“滇越”)。东汉

  • 鲁古尘

    见“柳中”(1575页)。

  • 玉擦

    吐蕃将领。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随军征战至夏州(今夏河),任统帅驻军该地,后定居甘加区的卡加(又称“喀加”)。其后裔分散于岗岔、南木拉、合作、甘加、扎尤、卡加六大部落,谓之“卡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