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洛桑丹白坚参

阿旺洛桑丹白坚参

1660—1728

清代青海古尔寺高僧,德庆寺之创建者。藏族。出生于森宝山下之曲察阳桑村。由五世达赖等确认为前世拉摩·洛哲嘉措之呼毕勒罕。从丹喜仓尊出家。12赴西藏,由五世达赖授沙弥戒。拜哲蚌寺郭芒扎仓法台洛哲嘉措为师,学习五部大论教程。13岁因病返乡,康熙十八年(1679),再次赴藏。次年,由五世达赖授近圆戒。后返回故里。三十八年(1699),又赴西藏朝拜六世达赖仓央嘉和班禅大师。四十九年(1710),邀请嘉木样谢贝多吉至该寺,奉献大量供养。五十六年(1717),和嘉木样调解蒙古济农和丹津内部冲突。遵从青海蒙古大小官员之意,担任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堪布,并给达赖授灌顶、教敕,被赐封“阿齐图欧凑更察罕诺门汗”名号。后赴西藏在大祈愿法会上向每个僧人一天布施黄金1钱、白银1两、缎子半方,被称为“拉摩大布施”。并迎请宗喀巴像、达赖喇嘛供奉之观音菩萨像、释迦牟尼之舍利、五世达赖喇嘛所用念珠等圣物至安多。修建拉摩大寺、洛多吉扎寺,在古尔寺建立胜乐、密集、大威德修习,后改为密宗院。

猜你喜欢

  • 斡拙

    即“兀者”(107页)。

  • 喀喀穆

    ? —1668清朝将领。又作喀喀木。满洲镶黄旗人。萨哈尔察氏。塘噶里之子。先世居乌喇部。崇德三年(1638),授吏部理事官。五年,从征虎尔哈部。七年(1642),随征明松山。八年,擢吏部参政。屡从征战

  • 剌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拉拉卫,并将刺山卫作拉拉山卫。

  • 清源林李宗谱

    回族族谱名。始修于明代,清乾隆、嘉庆、光绪时期,多次续修。1935年续补,今存残本。为《草创卷之三·历年表》1册,抄本,以白连史纸装褙,共43页。内容分纪年、生娶、科第、官爵、卒葬、大事记。记自元至治

  • 德昂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昂、达昂、尼昂、纳昂、冷、梁、汝买、纳安、诺买等,他称崩龙,旧称崩龙族。1985年9月正式改为德昂族。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梁河、盈江、陇川、龙陵、瑞丽、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

  • 排湾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43616人(1975)。分布在北起大武山,南至恒春,西达枋寮,东至***里以南的海岸三角地带。居住在海拔500—2000米之间山地。现今属屏东县的三地、玛家、来义、泰武

  • 拜降

    元朝大臣。钦察人。广平路总管忽都之子。通蒙语。初从平章阿塔海于扬州,为奏差官,每年数赴京奏事,深得忽必烈赏识。至元二十二年(1285),授金坛尹,迁江浙行省理问官、江西行省都镇抚。二十七年,从丞相忙兀

  • 大滩口约

    1935年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撤退长城守军的约定。是年1月,日本关东军在热河、察哈尔交界处的沽源与国民党二十九军发生冲突。2月2日,关东军与察哈尔省的宋哲元的代表举行大滩会议,日本借此迫使国民党政

  • 胡里纲

    见“蒙古纲”(2326页)。

  • 归宁

    旧时满族习俗,对夏历正月初六的一种节令称呼。流行于京师及东北地区。每年新春初一至初五,有接神、拜年、祀财神、打鬼等各种活动,所有店门均要关闭,并严禁妇女往来串门。初五叫“破五”,从此开禁。初六叫“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