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周桓王

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朱匡业

    【介绍】:五代时舒城人。朱延寿子。嗜酒使气。仕南唐。从李昪为军校,积功至神卫将军。北周侵淮南,以匡业为内外巡检使,四境肃然。李璟时以直言获罪,贬抚州团练使。李煜时拜神武统军,加中书令。

  • 卞随

    【介绍】:或作弁随。夏代人。相传汤欲伐桀,与之商议而遭拒绝。后汤欲以天下让之,不受,投水而死。

  • 杜#

    字致道,壶关(今属山西)人,元末乡举考试第一名,历官台州学正。胡惟庸伏诛后,帝罢丞相职位,分设六部。又置四辅官,以四时为号,令天下举荐贤才。户部尚书范敏推荐他为夏官。协助办理政事,均调四时。后致仕。归

  • 陆人龙

    【介绍】:明钱塘人。字君翼,别号平原孤愤生。生活于万历至明末。曾以平原孤愤生笔名撰写长篇小说《辽海丹忠录》,又以陆人龙本名撰写《型世言》,参与其兄陆云龙之出版、选评活动。《型世言》在1987年被法籍华

  • 宇文昌龄

    字伯修,成都双流(今属四川)人。举进士。历提举秦凤路、两浙常平,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知梓、寿、邓、郓、青州及河中府等。徽宗立,召为刑部侍郎,徙户部。陕西#刍粮至边,按旧制自内郡转输,深为民忧,他建请

  • 杜凤凰

    【介绍】:北魏魏郡邺人,杜超子。袭父爵。太武帝欲以为定州刺史,不愿远离阙庭,乃止。

  • 陈熙晋

    原名津。字析木。浙江义乌人。优贡生。历官贵州开泰、龙里、普定知县,仁怀同知,湖北宜昌知府。学识广博,长于考证。著有《春秋述义拾遗》八卷,《古文孝经述义疏证》五卷,《帝王世纪》二卷,《贵州风土记》三十二

  • 张秉文

    【生卒】:?——1639字含之,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福建右参政。崇祯中,官山东左布政使,拒守济南,清兵破城,力战死。赠太常寺卿。【生卒】:?—1639【介绍】:明安庆府

  • 周维持

    应秋弟。天启中,官御史。曾请刊东林党籍,尽毁天下书院。崇祯时,名列魏忠贤党逆案。【介绍】:明镇江府金坛人。周应秋弟。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中为御史,阿附阉党,请刊东林党籍,尽毁天下书院,诬劾兵部尚书赵

  • 慕容超

    【生卒】:385—410【介绍】:十六国时南燕国君,鲜卑族,字祖明。慕容德兄子。幼流落凉州行乞,归广固。始封北海王。德无子,立超为太子。嗣位,不恤政事,好畋游,宠信公孙五楼。刘裕灭南燕,俘超,斩于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