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
【生卒】:645或646—714或715
【介绍】: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生卒】:645或646—714或715
【介绍】: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生卒】:1365—1436【介绍】:明河南祥符人,字云翰。洪武二十年举人,入国子监。授兵部职方主事。图天下要害阨塞屯戍所宜以进,帝以为才,迁员外郎。建文初迁浙江右参政。永乐时使安南,还奏称旨,擢刑部
【生卒】:1319——1388字原吉,江阴(今属江苏)人。元至正中,作《河清颂》,被推荐做官,辞。张士德用他策,降元拒明。朱元璋灭士诚,隐居上海乌泾,歌咏自适,有《梧溪诗集》,自称“席帽山人”。洪武中
【生卒】:?—1687【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顺治六年,从攻大同姜瓖。旋下浙江,克舟山,移兵福建攻郑成功。三藩之乱时,赴江西讨耿精忠等。官至正黄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
【生卒】:?-567字戎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勇猛果敢。魏末起家前将军。与宇文泰相识。大统三年,率宗族入关中。临战争先深入,受泰赏识。积战功至仪同三司、陵州刺史。北周初,进位开府,封公爵。历任州
【介绍】:北齐人。初隐于江陵百里洲,通佛道术数。南朝梁时,侯景为乱,助湘东王击败景军于江陵。后元帝任为都督、郢州刺史。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举州降齐,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在朝不称臣,不称官爵,但云荆山居
【生卒】:?——1512正德中,与刘六、刘七同时起义,转战南北各地。后在通州狼山,同明军作战中牺牲。(、、)【生卒】:?—1512【介绍】:明顺天府文安人。正德间坐事系狱,为刘六所救,遂从刘六举事。刘
【介绍】:唐人。宣宗大中三年,为灵武节度使,受诏迎吐蕃宰相论恐热归唐。又攻取长乐州。五年,自左卫上将军,迁右武卫大将军、分司东都。
字伯彦,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博学善为文,敏于辞令。隋炀帝时,位京兆郡博士。与杨玄感友善。玄感败,贬为威定县主簿,赴任途中卒。(,参见《北史》)【介绍】:隋吴郡人,字伯彦。少聪敏,从名家习《诗》、《
绍安子。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曾数谏曹王李明。后累迁至绛州刺史,封武昌县子。(190上/4983,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越州山阴人。孔绍安子。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门无宾谒,时讥其介。高宗时,为苏州
【介绍】:宋人。徽宗宣和时将官。傅察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至燕被金人所害。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