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511—547【介绍】:南朝梁吴郡吴人,字子龙。陆闲孙。幼读《论语》、《毛诗》、《汉书》。好学有才思,州举秀才,累迁诸王行参军。武帝召为尚书仪曹郎,累迁中书黄门郎,兼掌著作。善弈棋。有集。
【介绍】:清湖南桃源人,字宗玉。顺治十八年进士,授宁波府推官,改朝邑知县,行取四川道御史。有《紫罗山人集》、《最古园集》。
李德裕孙。乾符时擢拜司勋员外郎,还居平泉。昭宗迁都洛阳,坐不朝谒,贬卫尉主簿。
【生卒】:?-670文琮从弟。精通音律,曾博采众议及历代沿革,改造萧吉《乐谱》,又复活太乐古钟中的“哑钟”,创制“燕乐”。撰有《新乐书》十二卷。(,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魏州昌乐人。善音律,能诗
字翁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有异才。母王氏因疾失明,彦常年伺候,时人称作孝子。仕吴至中书侍郎,入晋为本邑小中正。【生卒】:?—约285【介绍】:西晋广陵人,字翁子。少有异才。事母至孝。母失明,不应
【介绍】:东晋沛人。入霍山中学道。受服青精石饭,得吞日丹景之法。相传积三十四年,乃内见五脏。后得道升天,为中岳真人。
【介绍】:明陕西盩厔人,字舜卿。正德六年进士。授检讨。武宗出巡宣府、大同,述《五子之歌》以讽谏。世宗时以争大礼议,忤旨,谪戍茂州。
【生卒】:1393—1470【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懋德。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按浙江回,力言浙江急务莫切于防倭。后果如所料。官至湖广参议。有《怡庵集》。
夷男侄。拔灼被杀后余众逃往西域,拥立他为伊特勿失可汗。后去可汗号,奉表求居郁督军山故地。唐恐遗后患复加讨击,他势窘投降,所部被杀虏殆尽。(199下/5348,参见《新唐书》217下/6138)
【生卒】:前9—5【介绍】:即刘衎。西汉皇帝。本名箕子。元帝孙。三岁嗣立为中山王。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氏以王莽为大司马,立为帝,时年九岁。太皇太后临朝,莽秉政。及帝壮,以莽隔绝母卫太后,不悦,为莽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