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守恒
宦官,知书达理,宣宗时,多有规谏。天兴二年(1233),随哀宗自蒲城至归德,途中居民间草庐,进言哀宗,还宫之日,勿忘草庐,更加俭朴,以济大业。
【介绍】:
金人,宦官。知书明理。南迁后规益甚多。哀宗走归德,途宿民家,守恒云:“愿陛下还宫之日,无忘此草庐中,更加俭素,以济大业。”帝悽惋咨嗟久之。
宦官,知书达理,宣宗时,多有规谏。天兴二年(1233),随哀宗自蒲城至归德,途中居民间草庐,进言哀宗,还宫之日,勿忘草庐,更加俭朴,以济大业。
【介绍】:
金人,宦官。知书明理。南迁后规益甚多。哀宗走归德,途宿民家,守恒云:“愿陛下还宫之日,无忘此草庐中,更加俭素,以济大业。”帝悽惋咨嗟久之。
【生卒】:?-776天宝中投奔安西,以边功迁员外诸卫将军。安史乱时,曾在疆子坂、永宁大败史思明父子,进位特进,封河东郡公。广德时任荆南节度等使。(,参见《新唐书》)【生卒】:?—776【介绍】:唐人。
【生卒】:499—583【介绍】:北周吴兴武康人,字法卫。精医术。梁武帝大通六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十一年领太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閤将军。太清元年转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梁简文帝时,以本官兼中书舍人
【生卒】:651或653—684【介绍】: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字明允。少为帝爱,读书一览不忘。永徽六年,封潞王,龙朔元年,徙封沛王。咸亨三年,徙封雍王。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
【生卒】:1834—1900【介绍】:清湖南乾州人,字耀庭。初投效曾国藩湘军。随洋枪队与太平军作战,并对抗捻军。官至天津镇总兵。八国联军攻大沽时,坚守拒降,以身殉职。
【生卒】:?—718【介绍】:唐绛州翼城人。武后时擢定王府文学,迁太常博士。中宗时出为陆浑令,坐事弃官去。潜心经术。后以张说荐,擢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所注《孝经》、《老子》、《庄子》、《韩子》、《
【生卒】:?—1628【介绍】:明陕西延安卫人,字季馨。万历中历官宁夏参将,守平虏城。二十年,致仕副总兵哱拜据宁夏镇城反,如薰坚守不下。擢总兵官,守固原,天启初移保定。魏忠贤党劾其与李三才联姻,遂夺职
【生卒】:1147—1220【介绍】:宋湖州归安人,字正甫,号齐斋。倪称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将作监。光宗时累官礼部侍郎。宁宗初历任内外官,皆为言者论罢。后召还,试
【介绍】:东汉北海胶东人,字允慈。公沙穆子。为善士,举孝廉,历官尚书侍郎、召陵令、上谷太守。尝与荀爽约,出不得事贵势。后爽于董卓时,未百日位至司空,孚鄙之,相见时割席而坐。
【介绍】:五代时京兆万年人。仕后唐。庄宗定汴、洛,与赵光胤同拜平章事。谨重奉职,政事得失,无所措言。明宗时坐高季兴事流合州,赐自尽。
播子。门荫入仕。为浙东观察使,镇压裘甫、徐州银刀军起义。(,参见《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