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
【生卒】:?-23
汉末新莽时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王舜子,王莽侄。汉末王莽执政时封同心侯。莽称帝后改封褒新侯,为太师将军。天凤五年(18),樊崇、力子都领导赤眉军起义于琅邪。越四年,他与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余万人前往镇压,所过之处,奸淫掳掠,残害百姓,民谣云:“宁逢赤眉,不逢太师”。不久大败于成昌,军溃逃走。后又奉命防守洛阳,为绿林军击破,被俘杀。
【介绍】:
东汉泰山人,字公节。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献帝时为河内太守,与袁绍等起兵讨董卓,杀执金吾胡母班等。
【生卒】:?-23
汉末新莽时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王舜子,王莽侄。汉末王莽执政时封同心侯。莽称帝后改封褒新侯,为太师将军。天凤五年(18),樊崇、力子都领导赤眉军起义于琅邪。越四年,他与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余万人前往镇压,所过之处,奸淫掳掠,残害百姓,民谣云:“宁逢赤眉,不逢太师”。不久大败于成昌,军溃逃走。后又奉命防守洛阳,为绿林军击破,被俘杀。
【介绍】:
东汉泰山人,字公节。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献帝时为河内太守,与袁绍等起兵讨董卓,杀执金吾胡母班等。
【生卒】:?—698【介绍】:唐京兆万年人。高颍孙。举明经。迁通义令。历赵州刺史。武周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入寇,睿据城固守,度城将陷,自杀未死,被执不屈,遂为敌所害。谥节。
【生卒】:896—973【介绍】:五代时僧。杭州馀杭人,俗姓刘。应试不遂,乃出家。初依本州开元寺智恭习天台止观。曾参镜清、华严两禅师。后谒南院颙禅师,言下大彻玄旨,依止六年,得其法嗣。四众请主汝州风穴
【生卒】:?-820字建侯,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大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等职。征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不领政务,旋以疾辞相。(,参见《新唐书》)【生卒】:?—820【介绍】:唐江夏人,字建
【生卒】:前400—前335即梁惠王。名罃。魏武侯子。元年,公中缓与他争位,赵、韩乘机合军伐魏,战于浊泽,魏败。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十七年派兵围赵邯郸,次年拔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
光宗第六子。封湘王。早死。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善弈棋,为当时第二品。下棋速度快,长于布局。【介绍】:南朝宋会稽人。善弈。琅邪王抗为第一品,赤松第二品。
【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字虞侯。有《沧沤集》。
【介绍】:南朝梁陈郡阳夏人,字世高。谢侨弟。博涉文史,任湘东王萧绎谘议。
【生卒】:?—前637【介绍】:春秋时晋国人,字伯行。大夫。晋文公重耳之外祖父。晋怀公立,突之二子毛、偃随从重耳出奔在秦。怀公怒,囚狐突,令其召二子归,突不肯,遂为所杀。
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仕齐为右军将军。随裴叔业附魏,卒于渤海太守任。(,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