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安石

王安石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生卒】:1021——1086

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举进士。历任州县官。嘉祐中,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变法,未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以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次年,升宰相。新法为司马光等反对,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1075),复相。次年,再罢相,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哲宗立,加司空。曾与其子雾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颁之学官。晚年撰《字说》。善散文、诗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赠太傅。绍圣中,谥文。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生卒】:1021——1086

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举进士。历任州县官。嘉祐中,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变法,未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以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次年,升宰相。新法为司马光等反对,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1075),复相。次年,再罢相,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哲宗立,加司空。曾与其子雾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颁之学官。晚年撰《字说》。善散文、诗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赠太傅。绍圣中,谥文。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猜你喜欢

  • 马道贯

    【介绍】:元金华人,字德珍,号一得叟。从许谦学。性恬退,非公事,不入城。有《尚书疏义》、《一得叟集》。

  • 宋景诗

    【生卒】:1842—?【介绍】:清末山东堂邑人。咸丰十年参加鲁西各县农民抗粮斗争。次年参加白莲教起事,领黑旗军,转战直隶、山东边界十多个州县,被清军包围投降。后又脱离清军,抗击清军僧格林沁,失败后,不

  • 王坚

    【生卒】:?—1264【介绍】:宋江陵人。为孟珙部将。理宗淳祐十一年击败蒙古军,收复兴元。守合州,以战御有功,任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开庆元年拒蒙哥汗谕降,并率军民坚守,迫使蒙古撤兵。景定四年知和州兼管

  • 石全彬

    【生卒】:995—1070【介绍】:宋真定人,字长卿。石知颙孙。初补入内小黄门,累迁西头供奉官。元昊叛,监鄜州兵救延州,解围去。侬智高攻广南时,任湖南、江西路安抚副使,力战于邕州。后领绵州防御使。迁福

  • 李根云

    【介绍】:清直隶赵州人,字仙蟠,号亦人。康熙五十七年进士。历官江西盐驿道,所至有声。年七十,谢病归,侨寓武昌。

  • 贺真

    【介绍】:宋延安人。行伍出身。善画山水人物古木怪松,得郭熙笔法。徽宗宣和初绘宝真宫壁,作雪林,高百尺,观者叹赏。

  • 刘宣曜

    南朝宋时人,本晋平王刘休祐第七子。明帝泰始五年出继刘铄,封南平王。休祐死,被废。(,参见《南史》)

  • 驺摇

    【介绍】:西汉时粤东海王。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末农民战争起,从诸侯灭秦。汉楚之战,摇率粤人助汉击楚,汉惠帝三年,复立为东海王,都东瓯,世号东瓯王。武帝建元中,以粤人数反覆,举国被徙江

  • 秦金鉴

    【生卒】:1806—1864【介绍】:清浙江会稽人,字厚斋。道光二十年进士,任山东高密知县。同治间累迁福建兴泉永兵备道。将改官赴部引见,会越郡大水,东西两江塘决,山阴、会稽、萧山三邑成巨浸,金鉴奏请免

  • 张说

    【生卒】:667-730字道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弱冠应策,授太子校书。以得罪张易之,流放钦州。中宗立,起拜兵部员外郎。后官至同平章事。曾劝睿宗使太子隆基(玄宗)监国。开元七年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