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上官仪

上官仪

【生卒】:约608—664

【介绍】:

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移居江都(今江苏扬州)。隋大业末,其父为陈稜所杀,仪出家为僧,涉猎经史,寝工文词。唐贞观初,举进士。太宗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常参与宫中宴集,奉和作诗。太宗每属文,亦常遣仪视草。高宗即位,任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拜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宰相。因建议高宗废武后,得罪武氏。麟德元年(664),受诬构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而死。中宗时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仪为太宗、高宗朝著名宫廷诗人,工于五言诗,以绮错婉媚为本,当时多有效其体者,号为“上官体”。著有《笔札华梁》,专论属对声律(其书已不存,《文镜秘府论》、《诗人玉屑》卷七,均有引录),将六朝以来对偶之法归纳为“六对”与“八对”,对律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诗多为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之作,内容空虚,格律工整,词采华靡,代表作为《早春桂林殿应诏》。即兴吟咏之作《入朝洛堤步月》,清新自然,音韵浏亮,被传为名篇。据《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载,仪曾与修《晋书》、《芳林要览》,著有《投壶经》一卷、《上官仪集》三十卷。文集南宋时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十二首;《全唐文》存文二十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08?—664

【介绍】: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幼曾出家为僧,精于释典。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高宗时为秘书少监,官至宰相。为高宗起草废武后诏,由是见恶于武后。后被诬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死。中宗时追赠中书令、楚国公。新、旧《唐书》有传。仪为宫廷诗人,多应制奉和之作,其词绮错婉媚,时人号为“上官体”。对律诗发展有一定贡献,曾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逸》补诗10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2首。

猜你喜欢

  • 解连环

    《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用以称颂女子聪慧。罗虬《比红儿诗》之四一:“青

  •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精装三册,共计125万字。该书是清编《全唐诗》以外的唐人遗诗的总汇性著作,分《全唐诗外编》修订本和《全唐诗续拾》两部分,共收录唐人逸诗6327首又1505句,作者1

  • 重赠(乐天)

    【介绍】:元稹作。乐天,即白居易。元、白这对挚友,多有赠别之作。元稹此诗写于长庆三年(823)二人于浙东重逢之后又将分手之时,浅切自然之中寄寓无限依恋之情,富有韵律之美,读来朗朗上口。最后以“月落潮平

  • 烧尾

    唐代风俗,士子登科第及官吏升迁,朋僚慰贺,必置酒设庆贺宴席,称为烧尾。或谓取义于虎变为人后,唯尾巴不变,须火烧乃成;或谓鱼跃龙门为龙,须雷电烧其尾乃成。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宋孔平仲《孔氏谈苑

  • 负书

    《战国策·秦策一》载:苏秦游说秦国未成,“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后因以“负书”为落魄未遇之典。陈子昂《送梁李二明府》:“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

  • 四面楚歌

    秦末楚汉战争后期,项羽驻军垓下,刘邦率诸侯之兵包围了他,夜间汉军在楚军外边高唱楚歌,项羽认为汉军已全部占领楚地,于是突围而出,逃至乌江边,终于走投无路,自杀而死。见《史记·项羽本纪》。冯待征《虞姬怨》

  • 长安逢故人

    【介绍】:郎士元作,写于宝应元年(762)授渭南尉时。诗人叙写在长安街头偶然相逢故人的情景,表达了仕途失意的无限感慨。宋范晞文评云:“情融神会。”(《对床夜语》卷五)

  • 玄武门

    唐宫门名。一为长安太极官(又名西内)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一为长安大明宫(又称东内)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龙首原上。杜正伦有《玄武门侍宴》诗,张说有《玄武门侍射》诗。

  • 讨便宜

    占便宜,取巧。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八:“凡事莫容易,尽爱讨便宜。”

  • 拂拂

    ①风吹动貌。李世民《题龟峰山》:“试剑石边风拂拂,虎跑泉内水溶溶。”②散布貌。白居易《红线毯》:“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③焕发;闪耀貌。顾况《公子行》:“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