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徐彦伯、李峤等四十几位文人学士之合称。他们都是武后时期学界名流,皆预修大型类书《三教珠英》,故称。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八云:“景龙二年,中宗于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李峤、
揉出蓝草汁液作染料。借指湛蓝色。白居易《春池上戏赠李郎中》:“直似挼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
即延平津。亦名剑潭。相传晋雷焕死后,其所得宝剑在其子携至延平津时,堕水化龙而去,故称。窦巩有《题剑津》诗。参见“延平津”。
【介绍】:秭归(今属湖北)人。一说为秭归令。闻知白居易卸任忠州刺史出峡将过巫山,故先于神女祠粉壁题诗曰:“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居易因前人已有巫山诗绝唱,竟不赋诗。《全唐诗》即存此诗。
【生卒】:753—83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达夫。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排行三。杨嗣复父。天宝末客居河朔。避乱飘泊至江东。大历六年(771)进士及第。次年登博学宏词科,补句容主簿。辟鄂岳、江西
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知道冰冻坚实了,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许浑《经故丁补阙郊居》:“死酬知己道终全,波暖狐冰且自坚。”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五年(810),三十九岁,当时为左拾遗、翰林学士。这是一首对自己画像的题诗,是作者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即自己难改刚直不阿、桀骜不驯的秉性,很难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早日归隐山
【介绍】:见李昌符。
【介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颜真卿族弟。天宝十二载(753)在平原,预撰颜真卿主编之类书《韵海镜源》。后官正字。大历八年(773)在湖州,复预其事,且与颜真卿、皎然等联句。后入朝为
桓谭,东汉沛人。曾官议郎给事中,著《新论》。光武帝刘秀迷信图谶,想以谶语决事,桓谭极言谶语乃荒诞不经之事,触怒了光武帝。事见《后汉书·桓谭传》。李瀚《蒙求》:“桓谭非谶,王商止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