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大孤山赋

大孤山赋

李德裕作。赋当作于作者出为淮南节度使时。赋的开头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大孤山的雄奇气势:“川渎巇道,人心所恶;必有穹石,御其横鹜。势莫状(当作“壮”)于滟滪,气莫雄于砥柱。惟大孤之角立,掩二山而磔竖。”这里先扬滟滪、砥柱,然后一笔将它们勾倒,省去了许多笔墨却更好地突出了大孤山的卓然超群。接着作者逐渐由描写转向对它所包含的可以寄托人格理想的内容加以发挥。先说“念前世之独立,知君子之难遇,如介石者表、扬,(按:当是袁、杨,指东汉袁安、杨震),制横流者李、杜”,在大孤山与君子之间建立了类比关系,然后把它与瀛洲、方丈等仙山加以对比,指出后者“仿佛如烟雾”,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未若大孤山“根连坤轴,终古而长存;迹寄夜川,负之而不去,虽愚叟之复生,焉能移其咫步”!这样就表达了一种脚踏实地、不离根本的人生理想。这样写,比一般直接地借物喻志显得更为曲折,耐人寻味,这篇小赋的特色亦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 别董大二首

    【介绍】:高适作。一作《别董令望》。是作者早期的送别诗。它一反送别诗的凄楚感伤情调,而出以豪情壮语,体现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盛唐精神。第一首写于苍茫雄阔暮色中送别时的豪情和对友人的劝勉,其中“莫愁前

  • 宁戚歌

    宁戚,春秋卫国人。宁戚想见齐桓公,但因穷困无以进见,因而为商旅。他拉着牛车在城外等待机会。一天桓公出城迎客,宁戚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大声唱歌,桓公听了很惊奇,认为他不平常,把他带进宫去。见《淮南子·道

  • 酒如渑

    渑(shéng),水名。《左传·昭公十二年》:“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后用以咏酒宴。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

  • 风胡

    即风胡子。春秋时善识宝剑的行家,曾为楚昭王鉴别宝剑。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后因以“风胡”为咏剑之典,亦借指善于识别人材的人。崔融《咏宝剑》:“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李白《古风》之十六:“风胡灭

  •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介绍】:李益作。诗题一作《临滹沱见入蕃使列名》。滹沱,水名,旧道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部的秦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入大青河。蕃使,回纥使者,德宗贞元四年(788)十月,根据和亲协议,回纥可

  • 杜诗谚解批注

    〔韩〕李丙畴撰。见《杜诗谚解》①。

  • 诗人主客图

    唐张为撰。书名亦作《主客图》。张为系唐末人,此书约成于僖宗乾符末年。传本甚多,除纪昀辑《镜烟堂十种》本、王启原辑《谈艺珠丛》本为三卷外,余均为一卷。以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流布最广,有中华书局排印

  • 唐诗语汇意象论

    〔日〕松浦友久著,陈植锷、王晓平译。中华书局1992年5月出版。原书名为《诗语诸相》。本书是考察唐诗主要作品的“诗语”诸现象的用法和特色的论文集。文章根植于作者语言学、言韵学、美学与文学的深厚素养和中

  • 诗成珠玉在挥毫

    【介绍】: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句。珠玉,形容文采华美。挥毫而成珠玉,称美贾至才敏而诗工。

  • 绍修

    【介绍】:南唐时禅僧。闽(今福建)人。嗣桂琛。初住抚州崇寿寺。后住龙济山。《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