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介绍】:

温庭筠作。吐露暂居山林,等待经国济世时机的心曲,抒发报国无门的悲哀。采用对比手法,在边防与山中,现实与愿望的对比中,展现不甘隐沦又不得不隐沦的心理过程。薛雪曰:“身闲如云,心热如火,举世滔滔,谁其知我?岂不可叹!”(《一瓢诗话》)

猜你喜欢

  • 无复

    不再。高适《逢谢偃》:“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余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 李岘

    【生卒】:712—766【介绍】:唐代诗人。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曾祖吴王恪,父信安郡王李祎。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转鸿胪丞,又转为高陵令

  • 画蛇著足

    即画蛇添足。韩愈《感春四首》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 悬车

    ①形容险阻。杜甫《提封》:“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②古代年七十而致仕,家居废车,故以“悬车”谓官吏退休。白居易《不致仕》:“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亦代指七十岁。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

  • 剑器

    【介绍】:司空图作。剑器,古舞名,执剑而舞。诗由剑器舞而感治乱兴废,与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同一机杼。通过几个典型细节的前后对比,写出盛衰之感,跌宕起伏,引人遐思。

  • 瑶台

    ①美玉堆砌的楼台。《楚辞·离骚》中有“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句。后泛指雕饰华美的楼台。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二:“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②传说中神仙的居处。见《淮南子·本经训》。后喻

  • 松陵体

    诗歌风格名。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的酬唱诗,编为《松陵集》,后人因称其诗为“松陵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未列此体,陈仅以为杜荀鹤不足列一体,应增入“皮陆松陵一体”,与严羽所见不同(《竹林答问》)。

  • 咄咄

    感叹声。晋代殷浩为桓温废免,居信安,终日唯向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殷浩传》。后因以“咄咄”为咏失意感愤之典。孟郊《劝善吟》:“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 沉郁顿挫

    诗学术语。沉郁,指文思深沉繁蕴,语出汉刘歆《求方言书》:“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顿挫,指感情和声调、语句的起伏变化。梁钟嵘《诗品·齐吏部谢朓》:“谢朓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唐代杜甫在《进鵰赋

  • 庐山草堂记

    唐白居易作。本文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作者时为江州司马。通过对庐山草堂的记叙,抒写贬官江州以后的抑郁不平感情。首段叙草堂地址、建堂时间和原因。次段记草堂的结构和陈设。三段细致描绘草堂周围四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