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包佶、李纾的合称。包佶天才赡逸,尤工于诗。李纾也以诗文著称。刘禹锡《董氏武陵集序》称其诗为“高韵”。二人友善,且以文章风韵同调闻名于世,世称“包李”。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皎然以书荐(灵澈
西汉高士。名遵,蜀郡人。一生不仕,卖卜于成都,日得百钱即闭门讲授《老子》。吴筠有《高士咏·严君平》诗。
【生卒】:630—70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举明经,授汴州判佐,转并州法曹参军。高宗仪凤中,为大理丞。迁侍御史,度支郎中,出为宁州刺史。入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转
指天空。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古制:天子于每年正月藉田,亲扶耒耜,来回推三次,以示劝农。见《礼记·月令》。王棨《省题诗二十一首·农祥晨正》:“千亩功将起,三推礼欲申。”
【介绍】:行十五。谯(今安徽亳州)人。文宗朝举子。尝作诗嘲当时池州、亳州二刺史杜慥、韦仕符好释道、耽宴乐。《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王昌龄作。此诗约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前所作。写诗人面对清幽之景,遂动隐逸之念,思清调古,颇近陶诗。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评曰:“王少伯古诗,其脉络本于学陶,此二首(另一首指《宿裴氏山
①指公孙弘。王韫秀《喻夫阻客》:“公孙开阁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参见“公孙弘”。②指公孙述。杜甫《送元二适江左》:“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参见“公孙城”。③指公孙五楼。五楼为南朝宋慕容超部将,
战国魏人。初仕魏,与中大夫须贾使齐。既归,须贾以其有通齐之嫌告魏相魏齐,魏齐笞之几至死。逃往秦国后更名张禄,拜相,封应侯。将伐魏,先化装往见须贾,须贾以一绨袍赐之。范念其有故人之意,赦释之。见《史记·
①指战国楚人卞和。《韩非子·和氏》载:卞和得玉璞于楚山中,献之厉王和武王。因玉工均认为是石头,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楚文王,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后以“和氏”指识才之士。韦应物《寄令狐侍郎》:“众宝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