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江南隐士。大历年间在湖州,曾参预颜真卿、皎然等人之联唱。精于《论语》,长于医术。《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1首。
【介绍】:杜甫于广德二年(764)春作。严郑公,即严武。宝应元年(762),严武由剑南节度使入朝后,曾封郑国公。广德二年,严武再次出任剑南节度使,邀杜甫归成都。这组诗就是杜甫由阆州归成都时,于途中所写
在浙江省新昌县南。周匝六十里,东接天台,道家以为第十六洞天。白居易《沃州山禅院记》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更使之扬名古今中外。
只应;本来应该。薛能《游嘉州后溪》:“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韦庄《菩萨蛮》词之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唐代科举,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亦称“夏课”。韩偓《夏课成感怀》:“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希韩。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博学,乾宁四年(897)登进士第,任校书郎、河南府文学。唐末累迁为左拾遗。后朱温篡唐,遂著《春秋无贤人论》以寄愤,复脱冠裳、服布衣归
【介绍】:姚合作。一作《武功县闲居》。这组诗写于作者任武功(今陕西宝鸡市东)主簿之时。诗人远离帝京,身居微官,生活悠闲自得,与隐居山林并无二致,所谓“为官与隐齐。”三十首多写官况萧条,山县荒凉,沈耽诗
【生卒】:?~834【介绍】:原名偘,行二十一。祖籍濮阳(今属河南),后家迁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元和二年(807)进士,三年因事流配永州,与柳宗元友善。长庆初,主管北边盐务。大和元年(827),入为
在安徽省贵池市东南。山名来历有二:一说山有十余峰,峰峰齐等,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年间,齐映任池州刺史,有政声,且常登临此山,故以其姓作山名。山形似卧虎昂首,从西南自东北绵延。怪石嶙峋,岩壑秀美,有华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厅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