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

【介绍】:

李白作。乐府新辞。《乐府诗集》卷八十列于《近代曲辞》,题为《清平调》。唐李濬《松窗杂录》云:“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诏旨,犹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上自是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按“开元中”当为天宝中。王灼《碧鸡漫志》卷五:“明皇宣白进《清平调词》,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盖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曰清调、平调、侧调,此为之三调。明皇止令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此诗天宝二年(743)春作于长安,时李白任翰林供奉。三诗以花喻人,以人比花,反复咏之,立意之巧,诗笔之妙,颇为后人称道。沈德潜云:“三章合花与人言之,风流绮旎,绝世丰神。”(《唐诗别裁集》卷二十)然此诗之中亦颇寓讽意,周珽云:“太白《清平调》三章,语语浓艳,字字葩流,美中带刺,不专事纤巧。”(《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猜你喜欢

  • 李端

    【生卒】:?—785?【介绍】:字正己,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五年(770)进士,曾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旧唐书·卢简辞传》称:“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

  • 下帷

    ①放下帷幕。元稹《代郡斋神答乐天》:“夜怜星月多离烛,日滉波涛一下帷。”②《史记·儒林列传》:“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后因以“下帷”指教书或

  • 应门

    古代王宫的大门。亦代指帝王。《杂曲歌辞·簇拍相府莲》:“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

  • 潘图

    【介绍】:唐代文学家。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文宗、武宗时人。会昌三年(843)由长安归宜春,卢肇有《送潘图归宜春》诗。后以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卢肇诗

  • 合刻三志

    总集。明冰华居士辑。全书分志奇、志怪、志异、志幻、志鬼、志梦、志寓等七类,共收录魏晋以来小说八十一种,唐五代就有五十多种,其中,“志奇”类有《三异人传》等十种,“志怪”类有《志怪录》等九种,“志异”类

  • 杜嗣先

    【介绍】:唐代编撰家。偃师(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贞观中,为蒋王恽僚佐于安州。官至礼部侍郎。曾应蒋王之教,仿《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撰类书《兔园策府》三十卷,新、旧《唐书》未著录,《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介绍】:李白天宝三载(744)在翰林待诏时所作,向翰林院诸公陈述自己受人讪谤的郁闷心情及向往山林自在生活的意趣。前六句写在翰林院读书时忽有会心的快意,中四句写自己性情疏散,知音难觅,屡遭小人算计;后

  • 董大仙

    【介绍】:道士。生平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据《大还丹照鉴》收其《还丹口诀》1首。

  • 埋轮

    东汉张纲,忠贞正直,朝廷拜为徇行风俗八使之一,奉命巡行天下,考察官吏政绩和民风,刚到洛阳都亭,他就拆下车轮埋在地里,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掌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梁翼及其弟梁不疑。见《后汉

  • 吴筠

    【生卒】:?—778【介绍】:唐代文学家。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为儒士,通经纶,善属文,十五岁笃于道教,乃隐居南阳倚帝山。玄宗开元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东游天台。天宝初,召入京,请度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