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何况,况且。刘驾《寄远》:“得书喜犹甚,况复见君时。”②仿佛,好象。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三四:“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③更加。杜甫《寄杜位》:“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介绍】:见白行简。
【介绍】:施肩吾作。这首小诗写七夕之夜,其六岁小女偷学成人拜月乞巧的故事。小女孩并不清楚“巧”“拙”之事,惟其不知,那一本正经地在堂前对月膜拜的举动才显得充满稚趣,天真烂漫之态跃然纸上。
同“赢得”。落得;剩得。韦庄《解维》:“二年辛苦烟波里,嬴得风姿似钓翁。”
【介绍】:李白《上李邕》诗句。李白一生以大鹏自比。因大鹏一飞九万里,有凌云之壮志,正为奋发有为的李白所喜。此典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介绍】:五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吴时人。以文章名家。《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昌吴启霸集》三十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介绍】:唐代道士。生卒年、籍贯不详。唐初名道士王远知之弟子。贞观中为茅山希玄观道士。有《江旻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有著录,已佚。《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茅山志》
【介绍】:见裴通。
《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老去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以宋人假称能在棘刺上刻猕猴的骗局来比喻游说之士多虚假之言。后因以“猴雕刺”作抨击诡诈弄权之典。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