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遣怀

遣怀

【介绍】:

①(全)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遣怀》与《昔游》可谓“姊妹篇”,二诗都是写杜甫与高适李白的同游之事,以及对亡友的怀念。所不同的是,《昔游》写时事未及乱离,而《遣怀》却以主要篇幅,先写宋中(今河南商丘)的富庶繁华,继写唐玄宗开边用武,而导致元气大伤,国家由太平而成为乱离之世。衰年感伤之情,抚孤怀发之念,与伤乱离融为一体,使诗的结尾,更充满了凄恻之悲。吴瞻泰曰:“先叙梁宋都会人物风俗,皆客也。忆与高、李登台怀古八句是主。奇在陡接‘先帝好武’一段,便有水穷云起之势,一篇波澜在此。后段乃遥接高、李交情,而终之以抚孤,是一篇结穴处……关含在‘乱离朋友尽’五字,若不经乱离,何至朋友聚散如此哉!”(《杜诗提要》卷四)②(全)杜牧作。诗是回忆年轻时在扬州的冶游生活。唐代扬州非常繁华,妓馆甚多,杜牧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纵情声色,流连于歌楼舞榭之中,本诗所谓“扬州梦”即指此事。后人大多认为这首诗是艳诗,然细细玩味,并非如此。因为这首诗是忆旧之作,故想到年轻时扬州冶游之事,而感慨万千。题曰《遣怀》,则分明是抒发感慨之作。此时杜牧已过中年,回忆以前,或有追悔,或有责备,或有感伤,或有留恋,或有醒悟。往事如烟,不堪回首,这些都不是“艳情”二字所能容纳的。

猜你喜欢

  • 平收

    近体诗的收句形式。指一首诗首句的末一字为平声。如五律有“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七律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诸种平收句式。

  • 可憎

    ①令人憎恶。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我齿落可鄙,君颜老可憎。”②可爱。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爇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

  • 斗草

    见“斗百草”。

  • 峡中览物

    【介绍】:杜甫作。见《览物》。

  • 韦丹

    【生卒】:753~810【介绍】:字文明,行二十四,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真卿外孙。明经及第。官终江南西道观察使,政绩卓著。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新罗国君死,曾奉使往吊。与僧人灵澈过从甚密,

  • 逢贾岛

    【介绍】:张籍作。诗以款冬花比喻清贫而有操守的贾岛,同时又嗟叹长安城中尽是骄人富贵,无人能够赏识贾岛。愤世嫉俗之情溢于言表。

  • 批选杜工部诗

    明郝敬批选。凡四卷,为一杜诗分体选本,共选诗513首,其批注简略,然不乏深刻见解,颇有参考价值。有明天启六年(1626)山草堂刻本,不易获见。

  • 襄阳妓

    【介绍】:姓名不详。自称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在岘山遇贾中郎、武补阙,与之同饮,并赋诗《送武补阙》。《全唐诗》即收此诗。

  • 萼绿华

    传说中的仙女。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亦用以咏美女或花。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 宇文正

    【介绍】:生平世次皆无考。《全唐诗补编·补逸》收其残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