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俄声明和中俄蒙协约

中俄声明和中俄蒙协约

民国初年沙俄为侵吞中国领土外蒙古强迫北京政府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沙俄乘机借口保护领事馆,派军队进入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策动外蒙反动的王公贵族于10月18日宣布“独立”,12月扶植活佛哲布尊丹巴为皇帝建立“大蒙古国”。1912年11月沙俄与外蒙当局非法签订《俄蒙协约》,公然宣称“蒙古对中国的过去关系已经终止”;规定由俄国“扶助蒙古的自治”,中国军队不得进入蒙古境内,不准汉人“移居蒙地”,以及俄国在蒙古享有种种特权等。中国政府就此向沙俄提出抗议,并发表声明不予承认,各界人民和蒙古的爱国王公也纷纷谴责沙俄的侵略行径,要求外蒙取消“独立”。沙俄以“承认中华民国”为条件进行讹诈,终于诱迫袁世凯政府于1913年11月签订《中俄声明》,主要内容为俄国承认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外蒙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承认外蒙“自治”,中国不能在外蒙设治、驻军、移民,实际上承认了沙俄对外蒙的控制。根据《中俄声明》,自1914年9月起又举行了中俄蒙恰克图会议,1915年6月签订《中俄蒙协约》,重申了沙俄承认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和中国承认外蒙“自治”;哲布尊丹巴取消皇帝称号,由中华民国大总统册封。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政府垮台。1919年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声明废除过去沙皇政府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1月22日北京政府发布政令,正式取消外蒙“自治”。

猜你喜欢

  • 三卫九边

    明代北部边防的军事重镇。为防御蒙古贵族骚扰,明代在北部边防作了积极防御布置,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先后设辽东(今辽宁辽阳)、蓟州(今河北蓟县)、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延绥(今陕西榆林)、太原(驻

  •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通称《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共十六款,附

  • 大理院

    清末官署名。清沿前制设大理寺,为平反刑狱的机关,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进行改革官制时改称大理院,在职权上亦有所变更,除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外,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主

  • 共爱会

    中国第一个争取男女平权的爱国妇女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日女学生胡彬夏、林宗素等听到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祖国危在旦夕的消息后,在北京召开共爱特别会,含泪进行演说,决议要从军北征。她们哭诉: “

  • 辽金议和

    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连续打败辽军,势力大增。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十二月,建号大圣皇帝,改元天辅。次年八月,遣使与辽“议和”。提出辽须册封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辽帝须以兄事金帝;须岁输银绢二十五

  • 楚(林士弘)

    隋末南方义军首领林士弘建立的政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林士弘从乡人操师乞起义,为大将军。操师乞牺牲后,林士弘代统其众,屡败隋军,众至十万余人。同年底,林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定都虔州

  • 义仓

    隋、唐时为储粮备荒而在民间设置的粮仓。因“义仓”设于当地村社,故又称“社仓”。北齐始征义租,于州县设仓储存。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 藏储

  • 王恭、桓玄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安帝白痴,司马道子辅政,王国宝参掌朝政。国宝主张削弱地方军镇势力,引起王恭、殷仲堪等人不满。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

  • 涿鹿之战

    传说黄帝与蚩尤进行的一场战争。蚩尤是东方九黎族的首领,原先活动于今山东省及河南省东南部、安徽省北部,后在向西发展的过程中和华夏部落集团发生了冲突。传说蚩尤发明了金属武器,炎帝族抵挡不住蚩尤的进攻,乃求

  • 禹铸九鼎

    传说禹在划定九州的同时,利用九州的贡金所铸造的九个大鼎,以象征自己对九州的统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