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革命

十九世纪中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农民、烧炭工人、矿工及部分会党、无业游民等约二万人举行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立天贵为幼主,明年改元。1851年9月25日(咸丰元年闰八月一日)太平军攻克永安州(今蒙山),经过半年整顿,封王建制,颁行新的历法——《天历》,使革命政权初具规模。1852年4月(咸丰二年二月)从永安突围北上,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19日(咸丰三年二月十日)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5月(四月)分别出师北伐和西征。是年冬,在天京颁布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天地会,西南、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和北方捻军的反清斗争。他们先后举行武装起义,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战争。1856年6月(咸丰六年五月)攻破江南大营,解除了威胁天京的肘腋之患,上至武汉,下到镇江连成一片,是为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是年夏,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翌年六月(咸丰七年五月),石达开率部分裂出走。内讧变乱,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革命力量,清军乘机猖狂反扑,太平天国遂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洪秀全为克服革命危机,选拔洪仁玗、陈玉成、李秀成等人重新组建领导核心,并于1859年(咸丰九年)旨准颁行洪仁玗提出的《资政新篇》。1860年5月(咸丰十年闰三月)挥师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下苏、杭,促使革命形势重新高涨。与此同时,经过第二次***战争,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勾结,联合绞杀太平天国革命。1864年6月(同治三年四月),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六月十六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前后坚持长达十四年之久,克复城市六百多座,革命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最后被清朝政府外靠洋枪队和英法等国干涉军,内靠汉族地主分子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组织的湘军、淮军镇压下去。

猜你喜欢

  • 西魏

    朝代名,北朝之一。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七月,北魏孝武帝元修由于权臣高欢的迫胁,放弃洛阳,西走长安,投靠拥兵关陇的宇文泰。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死元修, 自为大丞相,另立元宝炬为帝,自握朝柄,建元大统

  • 中日为朝鲜商订专条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耿京起义

    金海陵王时山东人民反金起义。金海陵王时,金军大举南下攻宋,山东人民大受骚扰。正隆六年(1161年),济南府(今山东济南)农民耿京、李铁枪等六人聚众起义于东山。攻占莱芜(今山东莱芜)、泰安军(今山东泰安

  • 袄教

    流行于古代波斯、中亚等地的宗教。又称火袄教、火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公元前六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在波斯东部大夏(今阿富汗的巴尔赫)创立,六世纪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唐时袄教渐盛,信者颇多,两京均建有袄祠。

  • 高煦之叛

    明宣宗时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明成祖封子朱高煦为汉王,高煦狙诈多智,以武才自负,曾随成祖出征有功,阴谋夺太子位,未成。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高煦在乐安(今山东邹平北)举兵反,任命王斌、朱煊

  • 安北都护府

    唐在大漠地区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翰海都护府而置。治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端的哈尔和林北,统领碛北铁勒诸部族府州,辖境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武则天

  • 江陵之战

    唐军平定肖铣的一次战役。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九月,唐将李孝恭、李靖奉命发巴蜀兵,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突袭江陵(今湖北江陵)的肖铣。时峡江水涨,肖铣毫无所备。唐军战舰二千艘神速出击,

  • 辽金议和

    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连续打败辽军,势力大增。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十二月,建号大圣皇帝,改元天辅。次年八月,遣使与辽“议和”。提出辽须册封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辽帝须以兄事金帝;须岁输银绢二十五

  • 巨(钜)鹿之战

    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秦将章邯围赵王歇和赵相张耳于钜鹿(今河北平乡),张耳向楚军求救。楚军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宋义、项羽率领北上救赵;一路由刘邦率领西上

  • 匈奴的分裂

    两汉时匈奴因统治集团内争曾两次分裂。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单于争立,是为匈奴第一次分裂(参见“五单于争立”)。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