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长沙抢米风潮

长沙抢米风潮

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09年(宣统元年)湖南多处发生水、旱灾害,群众生活无着,成批灾民拥向长沙就食求生。官僚、地主、奸商和外国洋行囤积居奇,哄抬米价,并偷运粮食出省谋求暴利。次年春,以“米市”著称的长沙也发生严重米荒,米价暴涨数倍, 4月11日(三月二日)一黄姓卖水者之妇两次去米店,八十元钱买不到一升米,归而全家投水自杀,激起民愤。第二天在木工刘永福的带领下,民众百余人捣毁米店,并至官署要求平价粜米。湖南巡抚岑春蓂认为是灾民聚众闹事,下令镇压。13日(四日)又捕去刘永福,激起群众更大愤怒,城内外的工匠、农民、灾民数千人包围巡警局,要求释放被捕者和降低米价,并拥至巡抚衙门请愿。岑春蓂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二十余人,群众愤极,当晚聚众至两万人将长沙的百余家米店抢空捣毁。由于官府继续采取高压政策,群众愤而烧毁巡抚衙门、税局、大清银行等官署。群众在斗争中还强烈地感受到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贫困饥饿的祸根,于是长沙城内的领事馆、洋行、教堂也多被捣毁,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由抢米暴动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长沙抢米风潮影响下,湖南很多地方都发生抢米和烧毁教堂事件,使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大为震惊。清政府急从省内外调集大批军队赶来镇压,美、英、日、法、德等国也出动军舰帮助清政府镇压群众运动。在中外反动派的镇压下,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遭到挫折,风潮被强力平息。

猜你喜欢

  • 云南回民起义

    1856—1872年(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间云南以回民为主并有汉、彝、傣等民族农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咸丰六年)云南临安(今建水)回族与汉族绅士因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当地清朝官吏暗中挑

  • 英德洋款合同

    或称“英德借款详细章程”,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初,清政府按《马关条约》规定筹措第二期对日赔款。英德两国抢先兜揽借款,英国公使甚至以“不惜诉诸武力”要挟清政府。经过激烈争斗,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而

  • 中法续增条约

    见“中法北京条约”。

  • 共爱会

    中国第一个争取男女平权的爱国妇女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日女学生胡彬夏、林宗素等听到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祖国危在旦夕的消息后,在北京召开共爱特别会,含泪进行演说,决议要从军北征。她们哭诉: “

  • 三征日本

    元朝对日本的侵略战争。元初,忽必烈多次遣使日本,谕其来朝。日本镰仓幕府拒不答复。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三月,忽必烈命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凤州镇)经略使忻都、高丽(今朝鲜)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军一万五千

  • 丹阳之战

    战国中期秦败楚的战役。当楚怀王知道张仪原答应秦给楚商於(今河南淅川西南,一说商於之商指今陕西商县东南,於指今河南陕县两邑及两邑之间的地区,即丹水中、下游一带)地方六百里面后来却诡称只答应给六里的消息之

  • 增阿暂章

    见“中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 刊正姓氏

    唐初,士族地主分山东、江左、关陇和代北四大集团。江左、代北士族,唐代已经没落。而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虽遭到隋末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但根深蒂固,尚有一定势力。李世民家族出身关陇,不能容忍山东士

  • 铜匦

    武则天时设置的一种谏议箱。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铸铜为匦(箱子),以收集朝野各界人士的谏议。其匦分四:其东为“延恩”,献赋颂、求官位者投之;南为“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为“伸冤

  • 卫满入朝鲜

    卫满,燕人。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反,兵败逃入匈奴。卫满聚集一千余人,也渡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一说为今大同江或鸭绿江),逃亡至朝鲜,居住在秦时统辖过的边塞空闲之地。随当地风俗,穿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