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歌残石

九歌残石

一卷。唐欧阳询(557-641)书。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书法学王羲之、王献之,自成一家,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有《九成宫醴泉铭》等碑刻,编《艺文类聚》一百卷。《九歌残石》于清乾隆丁酉(1777)丰润(今河北丰润)县人掘地而得,无刻石年月。原石刻三块,缺中块。前题《九歌》,后题率更令欧阳询书。存者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前半、《东君》后半、《河伯》、《山鬼》;缺者有《湘夫人》后半、《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前半。无《九歌》之《国殇》、《礼魂》,是书者未书,还是刻者所删,已不可知。清嘉庆年间(1796-1820)此石刻被汉阳叶志诜东卿购得,藏于平安馆,属翁覃溪题记,称此书于江夏缘果道场舍利记姚恭公墓志上,当为宋时所刻。《残石》字体古朴淡雅。

猜你喜欢

  • 中州韵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小芋香馆遗集

    十二卷。清李杭(?-约1788)撰。李杭字梅生,道光间两江总督李星沅之子,江苏淮阴人。其人五岁能诗,弱冠登高第,入词林,时与京师巨公唱和,名噪一时。《小芋香馆遗集》为其弟李桓裒集,好友王柏心编校而成。

  • 虞氏易象考证

    二卷。清纪磊撰。三国易学家虞翻曾依经立注,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为宗,创虞氏逸象。后人多有搜集和订正者。清代惠栋所著《易汉学》辑虞氏逸象三百三十一事,张惠言所著《周易虞氏义》辑四百五

  • 东莱集

    四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进士,历太学博士,除秘书郎国史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迁著作郎,除直秘阁。卒,谥成,后改谥忠亮。

  • 东洲草堂金石跋

    五卷。清何绍基撰。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媛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诗人、书法家。道光乙未乡试第一,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论诗推

  • 珙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王聿修纂修,曾受一创辑。王聿修,河南禹州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三十四年(1769)任珙县知县。曾受一,字正万,广东东安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曾任珙县知县,后升江津摄守广

  • 格致质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1823-1905)撰。英国传教士艾约瑟1848年来华,1863年到北京传教,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赫德聘为海关翻译,后到上海任职十五年。译有《西腊罗马史》,对中国知识界颇有影响

  • 汉书音义

    三卷。隋萧该撰。清朝臧镛堂辑。萧该,兰陵人,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少年封侯,后来梁荆州失陷,到长安,拜国子博士。《隋书·儒林传》有记载。臧镛堂又名臧庸,字在东,号西成,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六年卒,享年四

  • 金陵古金石考

    一卷。明顾起元撰。顾起元,字太初,江宁(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庄。该书著录顾于金陵(今南京)所得古金石,按年代次序编撰,每器、石各记录所

  • 昌化县志

    ①五卷。清方岱、璩之璨纂修。方岱,直隶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吏员,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知县。璩之璨,河南孟县人,举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知县。此志为方岱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