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儒学警悟

儒学警悟

六种,四十一卷。南宋俞鼎孙、俞鼎经编辑。编者生卒年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详。据书前目录标题,仅知鼎孙官为太学、鼎经官为上舍,皆为学官。丛书共收书六种,《石林燕语辨》十卷、《演繁露》八卷、《懒真子录》五卷、《考古编》十卷、《扪虱新话》八卷、《萤雪丛说》二卷,今存41卷。各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述宋代故实,收录掌故极多,于文史研究者颇具参考价值。其中《石林燕语辨》乃宋人汪应辰撰,当为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一书的考辨,但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即称未见其单行本,明代修《永乐大典》亦仅录其目,则本书世已久佚,仅存于本丛书之中。《演繁露》为宋人程大昌撰,乃董仲舒《春秋繁露》的拟编之作(详见《演繁露》条),但其卷帙刊本与行世他本不同,内容亦有互异之处。《演繁露》的单行本有两淮马裕家藏本、《四库全书》本等。《懒真子录》为宋人马永卿撰《懒真子》的别本(详见《懒真子》条),但与行世他本内容有互异之处。《懒真子》的单行本有内府藏本、《四库全书》本等。《考古编》为宋人程大昌撰(详见《考古编》条),但与行世他本内容有互异之处,《考古编》的单行本有浙江巡抚采进本、《四库全书》本等。《扪虱新话》为宋人陈善撰(详见《扪虱新话》条),通行本十五卷,与此卷帙刊本不同。此本将通行本析为八卷,逐段标目,稍涉当时所忌之处皆删去。单行本有两江总督采进本、《四库全书》本等。《萤雪丛说》为宋人俞成撰(详见《萤雪丛说》条),但与通行本内容不尽相同,单行本有《四库全书》本。本丛书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保存了世无传本的《石林燕语辨》,其他五种亦与行世本颇有不同。丛书前有俞成题跋,标为南宋宁宗嘉泰元年辛酉(1201),则本丛书比《百川学海》成书还早,实为丛书之鼻祖。本书最早版本已不可知,世间久无传本,至清光绪年间始有山西明抄本出现,缪荃孙与傅增湘考订各本,注明残阙,由武进人陶湘刻版刊行,全书方得流传。今传本即为民国十一年(1922)陶刻本,书前有缪荃孙序、陶湘跋,后有傅增湘跋。

猜你喜欢

  • 云居圣水寺志

    六卷。清释湛明伦原辑,通渊实懿重纂。云居,豫章(今江西省)之山,唐咸通间,道膺禅师,始由西江入越之七宝山,建庵居住,门楣书“云居”二字。宋元珮间,安禅圣水岩有佛印,故名寺为圣水。元初指月重新云居,明洪

  • 西湖诗

    一卷。清汪志伊撰。汪志伊,桐城人。《西湖诗》清刻本,为一卷。诗为七古长篇。先叙水利,谓守土者宜先思之。水利中,又先及湖心,而后东,而后北,而后西,而后南。水利后,则骈列古逸、先贤、祠墓,以为佳山水生色

  • 四书改错平

    十四卷。清杨希闵撰。杨希闵字卧云,号铁傭,江西新城人。毛奇龄喜攻朱熹,著有《四书改错》二十二卷,以掊击《章句集注》。是书认为毛奇龄考证固有明确者,但辞气傲悍不逊,无论所得所失,十常八九非解经之正,也非

  • 陶朱公养鱼经

    见《养鱼经》。

  • 朱子圣学考略

    十卷。清代朱泽沄撰。朱泽沄字湘陶,号止泉,宝应(今江苏中部)人。著有《王学辨》、《止泉文集》。此书针对宋代以来朱(熹)陆(九渊)二派相互争胜的状况,详细地叙述朱熹求学的始末,以此反驳陆(九渊)王(守仁

  • 桤叟诗存

    一卷。《鸥影词抄》六卷。清言家驹撰。言家驹字应千,号桤叟,生卒年不详,江苏常熟人。诸生,官直隶清河、井陉等县知县。其人少喜为诗,意欲破前人之藩蓠,而自辟蹊径。《诗存》中如《秋怀》五古七首及《同治癸亥从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通制条格

    为元朝法令文书汇编《大元通制》的条格部分。《大元通制》颁行于英宗至治三年(1323),分四个部分:一、诏制,九十四条;二、条格,一千一百五十一条;三、断例,七百一十七条;四、别类,五百七十七条。全书已

  • 今献汇言

    八卷。明高鸣凤(生平事迹不详)撰。此书为明人辑本代之作,故名“今献”。《明史·艺文志》杂史类记高鸣凤《今献汇言》二十八卷。而《四库全书·杂家类》存目中仅著录为八卷。但北京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中刊本及通行本

  • 易领

    四卷。明郝敬撰。该书专释卦序之义,认为《序卦传》当冠于篇首,如衣之挈领,所以书名《易领》。《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著录存目,该本卷前标明条“山草堂集第二内编”。今北京图书馆收藏明万历、崇祯间